石彭子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石彭子
Shí Pénɡ Zǐ
別名 崖石榴、巴梨子、崖荔子、石彭彭、小木蓮、冰粉子、木饅頭、崖梨子、牛奶浦、崖荔枝、岩枇杷、吊攀子
功效作用 消腫止痛;止血。主睾丸偏墜跌打損傷內痔便血
英文名  
始載於 江西中藥
毒性 無毒
歸經 肺經
藥性
藥味

目錄

異名

石榴(《植物名實圖考》),巴梨子、崖荔子(《中國樹木分類學》),石彭彭(《江西中藥》),小木蓮(《浙江天目山藥植志》),冰粉子(四川)。  

科目來源

桑科植物  

考證

出自1.《江西草藥》。 2.《植物名實圖考》:崖石榴,盤生石上。即木蓮一類,而實大僅如龍眼。滇俗亦以為粉。葉澀,亦微異。  

來源

為桑科植物珍珠蓮花托。  

植物形態

珍珠蓮,又名:木蓮葛,冰粉樹。 常綠攀援藤本。幼枝黃褐色或紫褐色,初被褐色柔毛,後漸無毛,具縱溝。單葉互生;革質,長橢圓形、披針形或長卵形,長6~21厘米,寬2~6厘米,基部圓形,先端尖或短尾狀,全緣,下面被柔毛,側脈7~11對,在下面突起;葉柄粗壯,長1~2厘米;托葉長約8毫米,初被茸毛,早落。隱頭花序;花單性,多數,著生於肉質花托的內壁上,花托單一或成對腋生,無柄或具短柄,球形,徑約1.5厘米,初被毛,後無毛;苞片3,闊三角形;雄花具長花梗,花被片4,雄蕊2。瘦果小。花期3~10月(雲南)。生於山谷、水邊的密林或灌木叢中。分布華東、華南、西南等地。  

採集

冬初採收,晒乾。  

藥材

花托倒圓錐形,外表土灰色,徑約1厘米,先端明顯突出,基部有柄,表面有疣狀突起,附有黃色毛茸。質堅硬,不易破碎;內含多數黃色卵形瘦果,外有赤色果皮。味甘澀。以飽滿、外皮不皺編者為佳。  

性味

《江西中藥》:"味甘澀,性平,無毒。"  

功用主治

《江西中藥》:"治睾丸偏墜,內痔便血。"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3~5錢。

關於「石彭子」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