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萆薢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白萆薢
Bái Bì Xiè
別名 刺萆薢、萆薢、花萆薢、滑桿白萆薢
功效作用 祛風濕,利尿。治風濕筋骨疼痛小便短少,淋濁
英文名 Rhizome of Thinnest Yam
始載於 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毒性  
歸經  
藥性
藥味

全國中草藥彙編》:白萆薢

【拼音名】 Bái Bì Xiè

【別名】 刺萆薢

【來源】 百合菝葜屬植物鐵葉菝葜Smilax siderophylla Hand.-Mazz.,以根狀莖入藥。四季可采,洗淨切片,晒乾。

【性味】 辛、微苦,平。

【功效與作用】 祛風除濕清熱利尿。用於風濕筋骨疼痛腸炎痢疾膀胱炎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3~5錢。

【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

中藥大辭典》:白萆薢

【出處】 《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拼音名】 Bái Bì Xiè

【來源】 為百合科植物馬錢葉菝葜根莖。全年可采。

【原形態】 攀援灌木,長1~3米。根莖橫生,木質,粗大。莖堅硬,具疏刺。單葉互生,革質,卵形、橢圓形以至近圓形,長3~8厘米,寬2.5~7厘米,先端短尖或鈍圓而有突尖,基部平截或近圓形;葉柄較粗,稍彎曲,中部有卷鬚2,下部呈鞘狀。花單性雌雄異株傘形花序腋生,花小,黃綠色,花被片6。漿果球形,熟後紅色。花期春季。

【生境分布】 生於山坡、林邊、路旁。分布雲南。

【性味】 澀微苦,平。

【功效與作用】 祛風濕,利尿。治風濕性筋骨疼痛,小便短少,淋濁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錢。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白萆薢

【出處】 出自《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拼音名】 Bái Bì Xiè

【英文名】 Rhizome of Thinnest Yam

【別名】 萆薢、刺萆薢、花萆薢、滑桿白萆薢

【來源】 藥材基源:為百合科植物馬錢葉菝葜的根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milax lunglingensis Wang et Tang[S.siderophylla Hand.-Mazz.]

採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洗淨,切片,晒乾。

【原形態】 馬錢葉菝葜,攀援灌木,莖與枝條具縱條紋或棱,通常疏生刺。葉互生;葉柄長2-3cm,無鞘或鞘很狹,通常在中部有卷鬚,脫落點位於上部;葉片厚革質,橢圓形、卵狀橢圓形至圓形,長5-11cm,寬3-9cm,先端通常微凸,有時近漸尖,基部近圓形;主脈3條在上面凹陷。傘形花序2-4個排成短圓錐花序;總花梗長3-10mm,花序托稍膨大,近球形;花單性,雌雄異株;花被片6,黃色;雄花外花被片長約6mm,寬約2mm,內花被片寬約1mm,雄蕊6,長3-6mm;雌花比雄花小,具3枚退化雄蕊,子房3室,柱頭3裂。漿果球形,直徑5-6mm,熟時黑色。花期3-4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1700-2800m的林下、灌叢中或河谷、山坡陰濕地。

資源分布:分布於雲南中部與西部。

【性味】 辛;微苦;平

【功效與作用】 祛風濕;利小便。主風濕痹前;麻木;小便淋濁濕熱帶下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

【摘錄】 《中華本草》

關於「白萆薢」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