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母柴根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豬母柴根
Zhū Mǔ Chái Gēn
別名  
功效作用 清熱解毒。主瘡瘍腫毒
英文名  
始載於  
毒性  
歸經  
藥性
藥味

【拼音名】 Zhū Mǔ Chái Gēn

【來源】 藥材基源:為忍冬科植物反針葉莢蒾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Viburnum lancifolium Hsu.

採收和儲藏:全年均可採挖,鮮用或切片晒乾。

【原形態】 披針葉莢蒾 常綠灌木,高約2m。幼枝、葉下面、葉柄、花序和萼筒外均有紅褐色微細腺點,當年小枝四角狀,連同葉、葉柄、花序、萼筒及萼裂片邊緣均被黃褐色簇狀毛,或夾生叉狀或簡單短毛和長毛。葉對生;葉柄長8-15mm;葉片紙質,長圓狀披針形至披針形,長9-19cm,寬2-4cm,先端簪漸尖,基部圓或鈍形,邊緣通常離基部1/3以上疏生開展的尖鋸齒,上面有光澤,側脈7-12對,最下一對有時幾為三出脈狀,連同中脈在上面凹陷,下面凸起。小脈橫列,並行,下面稍凸起。復傘形聚傘花序頂生,直徑約4cm;總花梗長1.5-4cm;花生於第3-4級輻射枝上;苞片小苞片條狀披針形;萼筒筒狀,長約1mm,萼檐具5微齒;花冠白色,輻狀,直徑約4mm,裂片略長於冠筒;雄蕊略高出花冠。核果紅色,球形,直徑7-8mm;核扁,常帶方形,腹面凹陷,有2條淺溝,背面凸起而無漢。花期5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200-500m的山坡疏林中、林緣及灌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於浙江江、江西及福建。

【性味】 味苦;性涼

【功效與作用】 清熱解毒。主瘡瘍腫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 《中華本草》

關於「豬母柴根」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