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窠土
|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燕窠土 | 中藥圖典 | 
| 燕窠土 Yàn Kē Tǔ | |
|---|---|
| 別名 | 胡燕窠內土、燕窠泥、燕窩泥、燕子泥 | 
| 功效作用 | 治風瘙癮疹,浸淫濕瘡,白禿,丹毒,口瘡。 | 
| 英文名 | |
| 始載於 | 《本草蒙筌》 | 
| 毒性 | 無毒 | 
| 歸經 | |
| 藥性 | |
| 藥味 | |
【出處】 《本草蒙筌》
【拼音名】 Yàn Kē Tǔ
【別名】 胡燕窠內土(《本草拾遺》),燕窠泥(《救急方》),燕窩泥、燕子泥(《四川中藥志》)。
【來源】 為燕科動物金腰燕的泥巢。
【原形態】 動物形態參見"胡燕卵"條。
【性味】 ①《本草拾遺》:"無毒。"
②《四川中藥志》:"性寒,味咸,無毒。"
①《本草拾遺》:"主風瘙癮疹。末,以水和敷之。"
②《綱目》:"治口吻、白禿諸瘡。"
【用法用量】 外用:研末調敷或煎水洗浴。
③治白禿頭瘡:年久屋下燕竄泥、翳螉窠。研末,剃(發)後麻油調搽。(《聖濟總錄》)
④治小兒丹毒:向陽燕窠土,為末,雞子白和敷。(《衛生易簡方》)
⑤治口角爛瘡:燕窠泥敷之。(《救急方》)
⑥治一切瘡毒:燕窩泥一兩,黃柏末一兩。香油調塗。(《東北動物藥》)
【摘錄】 《中藥大辭典》
| 
 | ||||||||||||||||||||||||||||
出自A+醫學百科 「燕窠土」條目 http://cht.a-hospital.com/w/%E7%87%95%E7%AA%A0%E5%9C%9F 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 關於「燕窠土」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 目前暫無留言 | |
| 添加留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