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白蠟樹
|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洋白蠟樹 | 中藥圖典 |
| 洋白蠟樹 Yánɡ Bái Là Shù |
|
|---|---|
| 別名 | |
| 功效作用 | 清熱燥濕;清肝明目;收斂止血。主濕熱瀉痢;月經不調;帶下崩漏;目赤腫痛;牛皮癬 |
| 英文名 | |
| 始載於 | 《華北經濟植物志要》 |
| 毒性 | |
| 歸經 | 肺經、肝經、大腸經 |
| 藥性 | 寒 |
| 藥味 | 苦 |
【藥 名】:洋白蠟樹
【來 源】:為木樨科植物洋白蠟樹的樹皮。
【主 治】:用於腸炎、痢疾、月經不調、白帶、崩漏、目赤腫痛、急性結膜炎、慢性支氣管炎;外用於牛皮癬。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一10克。或煎湯熏洗外用。
【別 名】:美洲綠梣(《藥學學報》)
【動植物資源分布】:我國北京、天津、西安、烏魯木齊有栽培。
【拉丁名】:Fraxinus Pennsylvanica Marsh var。 lanceolata(Borkh。) Sarg
【考 證】:始載於《華北經濟植物志要》。
|
||||||||||||||||||||||||||||
出自A+醫學百科 「洋白蠟樹」條目 http://cht.a-hospital.com/w/%E6%B4%8B%E7%99%BD%E8%9C%A1%E6%A0%91 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 關於「洋白蠟樹」的留言: | |
|
目前暫無留言 | |
| 添加留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