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珧殼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江珧殼 | 中藥圖典 |
江珧殼 Jiānɡ Yáo Ké |
|
---|---|
別名 | |
功效作用 | 清熱解毒;熄風鎮靜。主濕高分子;高血壓 |
英文名 | |
始載於 | |
毒性 | |
歸經 | |
藥性 | 涼 |
藥味 | 咸、澀 |
【拼音名】 Jiānɡ Yáo Ké
【來源】 藥材基源:為江珧科動物櫛江珧的貝殼。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inna(Atrina)pectinata Linnaeus
採收和儲藏:捕得後,除去肉,取貝殼洗淨,晒乾。
【原形態】 櫛江珧,貝殼略呈三角形或扇形,殼質稍薄而脆,高75-176mm,長170-335mm,殼頂細尖,位於殼的最前端,殼後端寬大。背緣直或略凹,腹緣前部較直,近殼頂處有一稍凹陷的足絲孔。往後漸突,後緣略彎或呈截形。殼無中央裂縫,表面有10餘條放射肋,肋上具有略斜向後的三角形小棘。但有些個體(如較老者)放射肋不明顯,棘無或不明顯。生長線顯著,細密,至腹緣呈褐襞狀。殼類色澤,幼體呈淡黃褐色,或體內黑褐色。殼頂常被磨損而顯露出貝殼內面前半部相同的珍珠樣光澤。韌帶淡褐色,與殼背緣幾等長。近殼頂內面的前閉殼肌痕小,呈橢圓形;貝殼中部的後閉面痕大,呈馬蹄形。外套痕略顯,與殼緣相距甚遠,在肛門背側有一粗在外套腺,末端呈球形。足小,呈棒狀。足線褐色細軟,極發達。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活於低潮線附的至水深30-40m的泥沙質海底。以貝殼的前端插入泥沙內,僅後端1/3露出沙面。生殖期5-9月間,雌雄異體,性成熟時的生殖腺,雌性為橙紅色;雄性為乳白色,體外受精。
資源分布:我國黃海、渤海、東海、南海均有分布。
【性味】 味咸;澀;性涼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25g。外用:煅,研末,撒敷。
【摘錄】 《中華本草》
|
出自A+醫學百科 「江珧殼」條目 http://cht.a-hospital.com/w/%E6%B1%9F%E7%8F%A7%E5%A3%B3 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關於「江珧殼」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