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樹果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樟樹果
Zhānɡ Shù Guǒ
別名  
功效作用 祛風散寒,消食化滯。治腸胃炎,胃寒腹痛,食滯,腹脹
英文名  
始載於 西藏常用中草藥
毒性  
歸經  
藥性
藥味

【出處】 《西藏常用中草藥》

【拼音名】 Zhānɡ Shù Guǒ

【來源】 為樟科植物紅葉木姜子果實。8~9月採摘。

【原形態】 灌木或小喬木,高3~5米。枝褐紅色。葉互生,狹長圓形或披針狀橢圓形,長4~6厘米,寬1.7~2.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全緣,兩面初有疏柔毛,後漸脫落,側脈紅色,兩面隆起;葉柄長達1.2厘米。雌雄異株傘形花序有花10~12,於葉後開放;花梗長3~5毫米,密生長柔毛;花小,花被片6,淡黃色,橢圓形;能育雄蕊9,花絲無毛,花藥生室,內向瓣裂。果實橢圓形,幼時綠色,成熟時紫黑色。

本植物的根(樟樹根)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生境分布】 生於山坡、林下。分布雲南、四川、貴州、陝西、西藏等地。

【性味】 性微溫,味辛。

【功效與作用】 祛風散寒,消食化滯。治腸胃炎,胃寒腹痛,食滯,腹脹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0.5~1.5錢。

【摘錄】 《中藥大辭典》

關於「樟樹果」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