櫧子皮葉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櫧子皮葉 | 中藥圖典 |
櫧子皮葉 Zhū Zǐ Pí Yè |
|
---|---|
別名 | |
功效作用 | 止血;斂瘡。主產婦血崩;臁瘡 |
英文名 | |
始載於 | 《本草綱目拾遺》 |
毒性 | |
歸經 | |
藥性 | |
藥味 |
【藥名】櫧子皮葉
【漢語拼音】zhu zi pi ye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1.Castanopsis sclerophylla(Lindl.)Schott.[Quercus sclerophylla Lindl.]
2.Cyclobalanopsis myrsinaefolia (Bl.)Qerst.[Quercus myrsinaefolia Bl.]
3.Cyclobalanopsis glauca(Thunb.)Qerst.[Quercus glauca Thunb.]
【考證】出自《本草綱目拾遺》
【科屬分類】殼斗科
【各家論述】
1.《本草拾遺》:煮取汁,與產婦次之,止血。
2.《日用本草》:嫩葉貼臁瘡,一日換良。
【生態環境】
1.生於海拔1000m以下的低山雜木林中,與馬尾松、青岡櫟、甜櫧、木荷等混生。
2.生於海拔200-2500m的山地密林或疏林中。
3.生於海拔2600m的以下的山地或溝谷雜木林中。
【採收和儲藏】全年可採收,鮮用或晒乾。
【資源分布】
1.除台灣、廣東、海南、雲南外,主要分布於長江以南各地。
2.分布於中南、西南及陝西南部、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等地。
3.分布於陝西、甘肅、青海、江蘇、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河南、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等地。
【動植物形態】
1.常綠喬木,高5-15m。幼枝無毛,枝條稠密;樹皮灰褐色,小枝有棱。葉互生;葉柄長1.5-2.5cm;葉片厚革質,長橢圓狀卵形或橢圓形,長7-15cm,寬3-5cm;先端漸尖或短漸尖,基部圓形或楔形,有時略不對稱,中部或上部有銳齒,側脈10-14對,上面深綠色,下面淡銀灰色,兩面均光滑。花單性,雌雄同株;雄花序穗狀,腋生,長8-15cm,雄花乳白色,有香味;雌花序穗狀,腋生,單生於總苞內。殼斗球形或球形,全包或包果大部分,直徑8-10mm,殼斗壁厚約1mm以內,苞片三角形,先端針刺形,排列或4-6條同心環帶,外被暗色細毛,成熟時裂片;堅果圓錐形,柱頭外露,直徑1-1.4cm,果臍徑7-9mm,有深色細絨毛。花期4-5月,果期9-11月。
2.常綠喬木,高6-20m。小枝無毛,被凸起淡褐色長圓形皮孔。葉互生;葉柄長1-2.5cm,無毛;葉片堅紙質,卵狀披針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6-11cm,寬1.8-4cm,先端長漸尖或短尾狀漸尖,基部窄楔形或近圓形,中部以上具細鋸齒,側脈9-14對,常不達葉緣,上面綠色光亭,下麵粉白色,支脈不明顯,干後有時為暗灰色,無毛。花單性,雌雄同株;雄花序長4-6cm,雄花4-5朵,排成腋生葇荑花序;雌花序長1.5-3cm,雌花3-4朵,排成短穗狀花序,著生於新枝葉腋。殼斗半球形,壁薄而脆,包果1/3-1/2,高5-8mm,直徑1-1.5(-2)cm,內壁無毛,外壁被灰白色細柔毛,小苞片匯合生成6-9條同心環帶,環帶全緣;堅果卵形或橢圓形,直徑1-1.5cm,高1.4-2.5cm,無毛,先端圓,柱座明顯,有5-6條環紋,果臍平坦,很徑約6mm。花期6月,果期10月。
3.常綠喬木,高15-20cm,胸徑1mm,小枝無毛。葉互生;葉柄長1-3cm;葉片堅紙質,倒卵狀橢圓形或長橢圓形,長6-13cm,寬2-5.5cm,先端漸尖或短尾狀,基部近圓形或寬楔形,中部以上具疏鋸齒,側脈 9-13對,上面無毛,下面被平伏白色單毛,老時漸脫落,並常有白色鱗秕。雄花為葇荑花序,多生於新枝基部,下垂,雄蕊與花被裂片同數,有時較少;雌花序穗狀,雌花2-3朵生於部苞內,果序長1.5-3cm,有果2-3個。殼斗杯形,包果1/3-1/2,高6-8mm,直徑0.9-1.2cm,被薄毛,苞片匯合生成5-8條同心環帶,環帶全緣或有細缺刻;堅果卵形或橢圓形,直徑0.9-1.4cm,高1-1.6cm,無毛,果臍隆起。果期10月。
【功效分類】收澀藥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嫩葉貼敷
【出處】《中華本草》
|
關於「櫧子皮葉」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