桄榔面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桄榔面 | 中藥圖典 |
桄榔面 Guānɡ Lánɡ Miàn |
|
---|---|
別名 | |
功效作用 | 補虛。主體虛贏瘦;腰腳無力 |
英文名 | Sugar Palm, Gomuti Palm, Black-fibre Palm, Areng Palm,starch obtained from pith of Gomuti sugarpalm |
始載於 | 《本草綱目拾遺》 |
毒性 | 無毒 |
歸經 | |
藥性 | 平 |
藥味 | 甘 |
漢語拼音:guang lang mian
英文名:Sugar Palm, Gomuti Palm, Black-fibre Palm, Areng Palm,starch obtained from pith of Gomuti sugarpalm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renga pinnata ( Wurmb.) Merr.
科屬分類:棕櫚科
植物形態:桄榔,喬木狀,高5-10m。莖較粗壯,直徑15-30cm,有疏離的環狀葉痕。葉簇生於莖頂,長5-6m或更長,羽狀全裂,羽片呈2列排列,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長80-150cm,寬4-5.5cm,頂端有齧蝕狀齒,基部有2個不等長的耳垂,下面蒼白色;葉鞘粗纖維質,包莖,黑色。肉穗花序腋生,從上往下部抽生幾個花序,當最下部的花序上果實成熟時,植株即死亡;總花梗粗壯,下彎,分枝很多,下垂的圓錐花序式,長達1.5m;佛焰苞5-6枚,披針形;花具雄同株;雄花成對著生;萼片3,近圓形,寬約6mm;花瓣3,長圓形,長15-20mm,革質;雄蕊70-80,有的多達100枚以上;雌花常單生:萼片寬過於長,長約4mm;花瓣長1.3cm;子房具3棱。果實倒卵狀球形,直徑3.5-5cm,具3棱,棕黑色,基部有宿存的花被片。種子3顆,黑色,卵狀三棱形。花期6月,果實約在開花後2-3年成熟。
【來源】為棕櫚科植物桄榔樹榦髓部的澱粉。植物形態詳"桄榔子"條。
資源分布:分布於台灣、廣東、海南、廣西及雲南等地。
【採集】將樹榦割斷,去皮,取髓部晒乾,磨粉:適量,作餅食。
【性味】《綱目》:"甘,平,無毒。"
【功用主治】《海藥本草》:"作餅炙食,補益虛羸乏損、腰腳無力。"
【用法用量】內服:適量,作餅食。
出處:《中華本草》
|
出自A+醫學百科 「桄榔面」條目 http://cht.a-hospital.com/w/%E6%A1%84%E6%A6%94%E9%9D%A2 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關於「桄榔面」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