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醫學/顱腦創傷的檢查及診斷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急診醫學》 >> 創傷與外科急診 >> 顱腦創傷 >> 顱腦創傷的檢查及診斷
急診醫學

急診醫學目錄

為了明確地判斷傷情,迅速有效地確定處理方針,必須首先查明所受外力的種類,外力作用的部位和方向,受傷者在受到外力打擊時所處的狀態,是加速、減速抑或是擠壓傷等。這對分析傷情的輕重和所能涉及的範圍等有很大關係。

檢查急性開放性顱腦創傷伴有大出血的病人時,應首先檢查傷口,控制住出血。對閉合性顱腦創傷,應首先檢查病人的意識狀態,根據意識情況來初步判斷外傷的程度。病人如有意識障礙,則必須及時詳細地檢查瞳孔血壓脈搏呼吸體溫等生命體征的變化,進行傷情的分析,以便及時準確地進行搶救。

一、一般檢查及神經系統檢查

在病人情況允許的條件下首先視診、了解外傷的全面情況:全身何處有傷,有無肢體變形、骨折、胸、腹部呼吸運動及四肢的自動運動和被動運動等。如病人在傷後6h以上仍表現為低體溫瞳孔散大徐脈及血壓低下等,則應考慮有無胸、腹部臟器或四肢等損傷出血,造成繼發性休克問題。如排除了上述的可能,則應進一步作神經系統檢查:了解病人有無意識障礙和意識變化的情況,然後檢查雙側瞳孔是否對稱,對光反應如何,眼球位置和運動如何,眼底有無變化。繼對血壓、脈搏、呼吸和體溫等作出確切的記錄。最後進行四肢肌力、肌張力和反射的檢查。對有意識障礙的病人,要觀察面部、軀幹及四肢等對疼痛刺激的反應,以判斷有無中樞性感覺運動的障礙。顱腦創傷檢查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問題是「偏側症状」,即瞳孔左右不同,肌張力、腱反射左右不對稱,肢體的感覺、運動的一側障礙,這些常常提示顱內某些部位有血腫或腦實質性損傷的可能,應進一步密切觀察或及時作特殊檢查。

對頭顱的檢查也非常必要。頭髮較長的病人應剃去頭髮,細緻地了解有無傷口,創傷的性狀,有無帽狀腱膜下血腫。頭皮腫脹的部位常是骨折的區域。有時頭顱觸診可得到凹陷或粉碎骨折的情況,但也有時將軟組織的水腫腫脹誤認為顱骨的凹陷骨折,值得注意。骨折的部位常可作為推測有無顱內血腫的參考。

對於某些局部損傷,如眼窩周圍、鼻部等直接外傷,可出現視力障礙、鼻出血等,應與顱腦創傷的症状作出明確區別,以便得到準確的治療。

二、X線檢查

除病情危急或腦受壓症状明顯,需要立即手術搶救外,一般均應作頭顱X線平片攝象,前後位,後前位,左及右側位。如枕部受傷時應照Towne位相,以觀察有無骨折及骨折線所通過的部位,以協助診斷。病人如有特殊症状,如耳出血、視力障礙等,還應照Schuller位及視神經孔相,以明確有無顳骨骨折視神經損傷等情況。對疑有脊柱、四肢等骨折者,尚應作脊椎和四肢X線攝片,供診斷和治療參考。

三、電子計算機體層(CT)檢查

可以發現顱內小血腫和輕度的腦挫裂傷,並可了解其具體部位、形態、大小、範圍和所影響周圍組織的情況。但傷後1-6h以內的早期,CT掃描常不能發現變化,或顯示不明顯。

四、A型超聲波探測

顱腦創傷病人的神經系統症状和X線檢查無明顯發現者,可作腦A超聲波探測。尤其對病人有無顱內血腫尚需作密切觀察時,可定時作CT或腦A型超聲探測,以觀察其動態變化,對防止漏診或誤診有一定意義。

五、腦血管造影

腦血管造影不作為顱腦創傷檢查的常規,只有當病人處於昏迷狀態,神經系統檢查疑有「偏側症状」,頭顱平片顯示有骨折線經過硬腦膜血管靜脈竇時,又無腦CT掃描等特殊檢查條件者,應積極地進行腦血管造影檢查,以排除顱內血腫。

神經系統檢查雖無明顯血腫的體征,但意識障礙長時間不見恢復,且有逐漸加深的趨向,也應作CT腦掃描或腦血管造影等進一步檢查,以排除顱內血腫。必須注意,不能只以臨床上的典型症状和典型病程為診斷依據,要想到不典型者是經常的。尤其值得警惕的是,當外傷後,意識障礙逐漸加深,不可先考慮到腦水腫,而應先排除顱內血腫之後再按腦水腫治療,這樣方不至因誤診而失去搶救的時機。

六、腦同位素掃描和腦電圖檢查

亞急性和慢性顱內血腫診斷頗有幫助,但對急性顱腦創傷,尤其對意識障礙病人難於實行。

七、腰椎穿刺

專家們對腰椎穿刺的意見尚不一致,有人認為有診斷價值,有人則持否定態度。我們認為腰椎穿刺,只能了解到蛛網膜下腔有無出血,並不能提供具體診斷和治療意見,且在急性顱腦創傷並發腦水腫時有了現腦疝的危險,故不必過分強調腰椎穿刺。如急性期平穩後,仍有頭痛頭暈發熱時,可行腰椎穿刺,以了解蛛網膜下腔出血的恢復情況和腦脊液壓力的變化情況(有時顱腦創傷後出現低顱壓症候群),為進一步治療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32 顱腦創傷的一般臨床表現 | 顱腦創傷的一般治療 32
關於「急診醫學/顱腦創傷的檢查及診斷」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