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胡椒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山胡椒
Shān Hú Jiāo
山胡椒
別名 山花椒、山龍蒼、雷公尖、野胡椒、香葉子、楂子紅、臭樟子
功效作用 溫中散寒行氣止痛平喘。主腹冷痛胸滿痞悶;哮喘
英文名 Fruit of Greyblue Spicebush
始載於 唐本草
毒性 無毒
歸經 胃經肺經
藥性
藥味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達8米;樹皮灰白色、平滑;小枝初有黃褐色毛,後脫落;芽鱗片紅褐色。單葉互生,葉薄革質,多為長橢圓形至倒卵狀橢圓形,長3.5-10厘米,寬2-4厘米,背面蒼白色,密生細柔毛。葉全緣,羽狀脈,葉片枯後留存樹上,來年新葉發出時始落,雌雄異株。腋生傘形花序,有短花序梗,花2-4朵成單生、黃色,花被片6,花梗長約1.2厘米。密被白柔毛,漿果球形,熟時黑色或紫黑色;果柄有毛,長0.8-1.8厘米。花期4月,果熟9-10月。  

目錄

地理分布

分布範圍廣泛,國內除長江以南各省區之外,山東、河南、陝西、山西、甘肅等均有生長,多見於海拔900米以下之林地山坡。印度、朝鮮、日本也有生長。  

生態習性

為陽性樹種,喜光照,也稍耐陰濕,抗寒力強,以濕潤肥沃的微酸性砂質土壤生長最為良好。  

園林用途

干皮灰白平滑,葉表深綠光亮,冬葉經久不落,花黃果黑,微有香氣,可用作園林點綴樹種配植於草坪、花壇和假山隙縫。果及葉可提取芳香油,作食品及化妝品香精;種子含脂肪油,可制肥皂及機械潤滑油;根、枝、葉、果實供藥用,有祛風濕、消腫解毒、止痛之效。  

繁育栽培

以種子繁育為主,也可分株繁殖。  

同屬常見種

三椏烏藥(L.obutusiloba Blume):落葉小喬木狀灌木,小枝紅褐色,皮孔明顯,葉紙質寬卵形,全緣葉,上部常3淺裂,葉基三出脈,葉背密生棕黃色絹毛,葉柄長1-3厘米,雌雄異株,花黃色,先葉開放。果球形,先紅後變紫黑。  

藥用價值

【藥 材 名】山胡椒

【拉 丁 名】Lindera glauca (Sieb. Et Zucc.)Bl.

【名稱考證】原植物牛筋樹,又名:牛荊條,油金楠,假死柴,臭枳柴,勾樟,假乾柴,雞米風,牛筋條,詐死楓,白葉楓,老來紅

【科目來源】雙子葉植物藥樟科植物

【藥用部位】牛筋樹的果實。

性味歸經】辛,溫。①《唐本草》:「味辛,大熱,無毒。」②《陝西中草藥》:「味辛,性溫。」入心,脾二經

【功效主治】溫中散寒。治中風不語,心腹冷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

關於「山胡椒」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