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礬葉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山礬葉 | 中藥圖典 |
山礬葉 Shān Fán Yè |
|
---|---|
別名 | |
功效作用 | 清熱,收斂。治肺結核咯血,便血,久痢,急性扁桃體炎,急性中耳炎,爛弦風眼。 |
英文名 | |
始載於 | 《本草綱目》 |
毒性 | 無毒 |
歸經 | 胃經、肺經 |
藥性 | 平 |
藥味 | 酸、甘、澀 |
山礬葉
(《綱目》)
【來源】為山礬科植物山礬的葉。
【植物形態】山礬(《綱目》),又名:鄭花(《山谷內集》),芸香、柘花、春桂、七里香、瑒花(《綱目》),山桂花、三月桂、黑厚皮柴、黃仔葉柴、小元柴、田螺柴、十里香。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1.5~2.5米。樹皮灰褐色,平滑不裂;小枝無毛。單葉互生;革質;闊披針形,長4~8厘米,寬1.5~4厘米,先端漸尖,成尾狀,基部闊楔形,邊緣微鋸齒,光滑無毛,表面葉脈內凹,背面突起。總狀花序腋生,具毛,長3~5厘米;萼平滑無毛;花瓣白色,長3毫米。果實圓錐形,平滑無毛,萼齒宿存。花期3月。果期8月。生長山谷、溪邊灌叢中或山坡林下。分布江西、浙江、湖北、湖南、四川、福建、廣東等地。
【性味】《綱目》:"酸澀微甘,無毒。"
【功用主治】清熱,收斂。治肺結核咯血,便血,久痢,急性扁桃體炎,急性中耳炎,爛弦風眼。
①《綱目》:"治久痢,止渴。"
②《江西草藥》:"清熱利濕。"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5~1兩。外用:煎水洗或搗汁含漱、滴耳。
【選方】①治直腸出血與肺結核咯血:山礬葉一至二兩,加入方中煎服,有收斂止血作用。(《衡山民間草藥》)
②治爛弦風眼:山礬葉三十片,老薑三片,浸水蒸熱,洗。(《綱目》)
③治急性中耳炎:鮮山礬葉搗爛,布包絞汁,滴耳。(《衡山民間草藥》)
④治急性扁桃體炎、鵝口瘡:鮮山礬葉適量,搗汁含漱。(《江西草藥》)
|
出自A+醫學百科 「山礬葉」條目 http://cht.a-hospital.com/w/%E5%B1%B1%E7%9F%BE%E5%8F%B6 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關於「山礬葉」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