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花樹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密花樹 | 中藥圖典 |
密花樹 Mì Huā Shù |
|
---|---|
別名 | 狗骨頭、打鐵樹、大明橘 |
功效作用 | 清熱利濕;涼血解毒。主乳癰;瘡癤;疹,膀胱結石 |
英文名 | |
始載於 | 《新華本草綱要》 |
毒性 | |
歸經 | 腎經、膀胱經 |
藥性 | 寒 |
藥味 | 淡 |
【藥 名】:密花樹
【拼 音】:MIHUASHU
【來 源】:為紫金牛科植物密花樹的根
【功 效】:利尿排石。
【用法用量】:內服:15一18克,水煎服。外用:適量搗敷。
【別 名】:狗骨頭(雲南)、哈雷(雲南西雙版納傣語譯音)、打鐵樹(海南島)、大明橘(台灣)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雲南至台灣各省區。
【拉丁名】:密花樹Rapanea neriifolia (Sieb et zuce)Mez.
【考 證】:始載於《新華本草綱要》。
【中藥化學成分】:樹皮含酸金牛醌。
植物的用途及功能:根煮水服,治膀胱結石;樹皮含鞭質20.11%;葉治外傷;木材堅硬。
地理分布
除滇東北外,產滇西北至麗江,中部至易門、玉溪,東南部至富寧等我省大部分地區,海拔650—2400米的混交林中或苔蘚林中,亦出現於林緣、路旁等的灌木叢中;我國從西南各省、華東至台灣亦有。日本,緬甸,越南均有分布。
植物形態
大灌木,高2-7m。葉互生;葉柄長約1cm;葉片革質,長圓狀倒披針形至倒披針形,長7-17cm,寬1.3-6cm,先端急尖或鈍,稀突然漸尖,基部楔形,多少下延,全緣,背面中脈隆起,側脈不明顯。傘形花序或花簇生,著生於具覆瓦狀排列的苞片的小短枝上,小短枝腋生或生於無葉老枝葉痕上,有花3-10朵,苞片廣卵形,具疏緣毛;花梗長2-3mm;花長(2)3-4mm;萼片卵形,稀圓形,長約1mm,具緣毛,有時具腺點;花瓣白色或淡綠色,有時為紫紅色,基部連合達全長的1/4,花時反卷,卵形或橢圓形,具腺點,裡面和邊緣密被乳頭狀突起;雄蕊在雌花中退化,在雄花中著生於花冠中部,花絲極短,花藥卵形,先端常具乳頭狀突起;雌蕊與花瓣等長或超過花瓣,花柱極短,柱頭伸長,先端扁平。果球形或近卵形,直徑4-5mm,灰綠色或紫黑色,有時具縱行腺條紋或縱肋,冠以宿存花柱基部,果梗有時長達7m。
更多信息
描述欄位:大灌木或小喬木,高2-7米,可達12米;小枝無毛,具皺紋,暗褐色,有時具皮孔。葉革質,長圓狀倒披針形至倒披針形,長7—17厘米,寬1.3—6厘米,頂端急尖或鈍,稀突然漸尖,基部楔形,多少微微下延,全緣,兩面無毛,背面中脈隆起,側脈不明顯,多數;柄長約1厘米。傘形花序或花簇生,著生於具覆瓦狀排列苞片的短枝上,短枝腋生或生於無葉老枝葉痕上,有花3-10朵;苞片廣卵形,具疏緣毛;花梗長2-3毫米或略長,無毛,粗壯;花長(2-)3-4毫米,花萼僅基部少少連合,萼片卵形,頂端鈍或廣急尖,稀圓形,長約1毫米,具緣毛,有時具腺點;花瓣白色或淡綠色,有時為紫紅色,基部連合達全長的1/4,花時反卷,長(2-)3-4毫米,卵形或橢圓形,頂端急尖或鈍,具腺點,外面無毛,裡面和邊緣密被乳頭狀突起,中部以下無上述突起;雄蕊在雌花中退化,在雄花中著生於花冠中部;花絲極短,花藥卵形,略小於花瓣,無腺點,頂端常具乳頭狀突起;雌蕊與花瓣等長或超過花瓣,具卵形或橢圓形子房,無毛;花柱極短,柱頭伸長,頂端平扁,基部圓柱形,長約為子房的2倍。果球形或近卵形,直徑4-5毫米,灰淡綠色或紫黑色,有時具縱行線條紋或縱肋,冠以宿存花柱基部,果梗有時增長達7毫米。花期4-5月,果期10-12月。
所屬卷:Rapanea Aubl.
所屬科:Myrsinaceae nom. conserv.
中文名:密花樹
文獻來源:Rapanea neriifolia (Sieb. et Zucc. ) Mez in Engl. (1902); Walker (1939), (1940).
Myrsine neriifolia Sieb. et Zucc. (1846); M. capitellata auct. non Wall. : Benth. (1861); M. seguini Levl. (1914-1915); Walker (1954), (1959)* ; H. L. Li (1963)* ;Rapanea yunnanensis Mez in Engl. (1902); R. Walkeriana Hand. -Mazz. (1936); R. neriifolia var. yunnanensis Walker Bull. Fan Mem. Inst. Biol. 9 : 183. 1939. syn. nov. , et (1940).
|
關於「密花樹」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