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診療/粒細胞減少症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默克家庭診療手冊》 >> 血液疾病 >> 白細胞疾病 >> 粒細胞減少症
默克家庭診療手冊

默克家庭診療手冊目錄

粒細胞減少症是血中中性粒細胞數量異常降低的一種疾病

中性粒細胞是機體抵禦細菌和真菌的基礎的細胞防禦系統。它們亦幫助傷口癒合、吞噬外來物質,如內植夾板

中性粒細胞經約2周在骨髓內成熟。當進入血流後能在血中循環6小時,並不斷搜尋感染微生物和其他外來物質。一旦發現有外來侵入者,它們即遷移到受累組織,與外來物附著後能產生毒性物質,最後可殺滅并吞噬外來侵入者。這種反應亦可能會損害感染區域的健康組織。整個過程導致感染部位的炎性反應,表現為體表的紅、腫及疼痛。

因為中性粒細胞占白細胞總數的70%以上,因此白細胞總數降低多意味著中性粒細胞數量減少。若中性粒細胞數量低於1000/μl,感染的危險性會增加。若降至500/μl以下時,感染危險性將顯著增高。沒有粒細胞這一重要的防禦機制,人體即可能死於某一種感染。

目錄

病因

中性粒細胞減少有多種病因。它可能因為粒細胞在骨髓產生不足,亦可能因為大量的白細胞在循環中被破壞所致。

再生障礙性貧血可引起中性粒細胞減少以及其他類型的血細胞減少。一些少見的遺傳性疾病如嬰兒期遺傳性粒細胞缺乏症、家族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症也能引起白細胞數量減少。

周期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症是一種少見的疾患,其粒細胞數量每21~28天波動於正常和減少之間。中性粒細胞可降至零,約3~4天後能自然恢復到正常水平。病人在粒細胞減少期間容易感染。

部分患有癌症結核病骨髓纖維化維生素B12缺乏或葉酸缺乏的病人可以發生中性粒細胞減少。一些藥物,尤其是腫瘤化療藥物能損害骨髓的粒細胞生成能力(見癌症治療)。

中性粒細胞破壞增加還見於一些細菌感染過敏性疾病以及藥物治療。脾臟腫大的病人如費爾蒂症候群瘧疾結節病患者,其粒細胞減少是由於脾臟捕獲並破壞了粒細胞(見脾臟疾病)。

症状和診斷

中性粒細胞減少可在數小時或數天內迅速出現(急性中性粒細胞減少),可以持續數月或數年之久(慢性中性粒細胞減少)。因為中性粒細胞減少無特異性症状,它可能在感染髮生以後才被發現。在急性粒細胞減少症,病人可出現發熱口腔及肛周的疼痛(潰瘍)。隨後可出現細菌性肺炎以及其他嚴重的感染。在慢性粒細胞減少症,若粒細胞數量不太低,則病情可較輕微。

當病人有頻繁或不尋常的感染時,醫生應懷疑到中性粒細胞減少症。為明確診斷需做全血檢查。如中性粒細胞數量減少則診斷成立。

下一步應明確粒細胞減少的病因。通過細針穿刺或活檢,醫生通常需採取一定量的骨髓(見血液生物學)。儘管此操作不太舒服,但一般無危險性。骨髓標本可在顯微鏡下檢查,以確定它是否正常,是否有正常數量的粒系前體細胞。通過確定這些前體細胞數量是否正常,以及其成熟過程是否正常,醫生能估計出粒細胞數量恢復至正常所需要的時間。若前體細胞數量減少,則新的粒細胞出現在血中的時間將超過2周或2周以上。若前體粒細胞數量正常,成熟亦正常,則新的粒細胞可在數天內出現於血中。某些情況下,骨髓檢查能發現其他疾病,如白血病或其他影響骨髓的血細胞腫瘤

治療

中性粒細胞減少症的治療取決於病因和病情嚴重程度。引起粒細胞減少的藥物必須立即停用。有時不需治療骨髓亦能自然恢復。輕度粒細胞減少的病人(中性粒細胞計數大於500個/μl)一般無症状,可不需治療。

嚴重粒細胞減少的病人(<500/μl)因缺乏防禦外界微生物的能力容易迅速招致感染。一旦發生感染,病人需立即住院。即使尚未明確感染的原因以及感染的確切部位,亦應立即給予強有力的抗生素治療。發熱是粒細胞減少病人常見的症状,亦是醫護人員需立即關注的重要徵象。

生長因子能刺激白細胞的產生,特別是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有時會有幫助。這類治療能消除周期性粒細胞減少症病人的臨床發作。若中性粒細胞減少是因過敏自身免疫反應所致,皮質激素有一定療效。若懷疑有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某些再生障礙性貧血病例,可使用抗胸腺細胞球蛋白及其他免疫抑制治療(抑制免疫系統活性的治療)。如有脾功能亢進,脾臟切除可以增加粒細胞數量。

再生障礙性貧血病人如免疫抑制治療無效可以作骨髓移植治療(見移植)。骨髓移植有相當的毒性反應,需要較長的住院時間,並且只能在一些特定的情況下進行。一般來說,它不用於治療單純的粒細胞減少症。

參考

32 白細胞疾病 | 淋巴細胞減少症 32
關於「家庭診療/粒細胞減少症」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