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紅毛葉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大紅毛葉
Dà Hónɡ Máo Yè
別名 大鉤藤葉、大巴巴葉、大翅子樹、大紅毛花、大毛紅花
功效作用 祛風除濕清熱解毒。主風濕熱痹;小兒驚風癰腫瘡毒骨折
英文名 bark of Great wingseedtree
始載於 雲南思茅中草藥選
毒性  
歸經  
藥性
藥味

全國中草藥彙編》:大紅毛葉

【別名】 大鉤藤葉、大巴巴葉、大翅子樹、大紅毛花

【來源】 梧桐大紅毛葉Pterospermum grande Craib,以莖皮入藥。

【生境分布】 雲南。

【性味】 辛,微涼。氣香。

【功效與作用】 清熱消炎,祛風除濕接骨。主治風濕紅腫小兒驚風瘡毒骨折

【用法用量】 2錢,外用鮮莖搗爛敷患處。

【注意】 有毒慎用。

【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

《中華本草》:大紅毛葉

【出處】 出自《雲南思茅中草藥選》

【拼音名】 Dà Hónɡ Máo Yè

【英文名】 bark of Great wingseedtree

【別名】 大鉤藤葉、大毛紅花、大巴巴葉、大翅子樹

【來源】 藥材基源:為梧桐科植物景東翅子的樹皮。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terospermum kingtun gense C.Y.Wu ex Hsue

採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剝取樹皮,鮮用或晒乾。

【原形態】 景東翅子樹,喬木,高達12m。樹皮褐色,幼枝被深褐氏以短柔毛。葉革質;葉柄長約1cm,密被淡褐色絨毛托葉卵形,鱗片狀嵛緣,長約4mm;葉片倒梯形或長圓狀倒梯形,長5-13.5cm,寬4.5-6mm,先端有3-5不整齊的淺裂,基部圓形、截形或淺心形,上面無毛,下面密被淡黃白色星狀絨毛。花單生於葉腋,幾無柄直徑紅7cm;小苞片卵形,全緣,被毛;萼分裂幾至基部,5裂,長條狀狹披針形,長約4.5cm,外面密被深褐色絨毛,內面密被黃褐色絨毛;花瓣5片,白色,斜倒卵形,長約4.5cm,寬達2.8cm,先端近圓形,基部漸狹,下面褐星狀微柔毛;退化雄蕊長條狀棒形,上部密生瘤狀突起,長達3.5cm;雌雄蕊柄長約6mm;雄蕊的花絲無毛;花藥2室;子房卵圓形,密被黃色絨毛;花柱被毛,柱頭分離但扭合在一起。果未見。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海參拔1430m左右的山地草坡中。

資源分布:分布於雲南。

【性味】 味辛;性微涼

【功效與作用】 祛風除濕;清熱解毒。主風濕熱痹;小兒驚風;癰腫;瘡毒;骨折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6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研末撒敷。

【摘錄】 《中華本草》

關於「大紅毛葉」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