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古特馬尿泡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唐古特馬尿泡
Tánɡ Gǔ Tè Mǎ Niào Pào
別名 馬尿泡、羊尿泡、唐傳尕保
功效作用 鎮痛消腫。治消化道痙攣性疼痛,瘡毒,癌瘤及皮膚病
英文名  
始載於 陝甘寧青中草藥選
毒性 有毒
歸經  
藥性
藥味

【出處】 《陝甘寧青中草藥選》

【拼音名】 Tánɡ Gǔ Tè Mǎ Niào Pào

【別名】 馬尿泡、羊尿泡(《青海常用中草藥手冊》),唐傳尕保(藏名)。

【來源】 為茄科植物唐古特馬尿泡種子。秋季果熟時採種子,晒乾;9~10月挖根,晒乾。

【原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15~35厘米。根粗壯,肉質。莖直立,短租,被稀疏柔毛或腺毛。葉互生,近基部蓮座狀,葉片長橢圓形,長6~20厘米,寬2~4厘米,先端鈍,全緣或有缺刻,兩面被疏柔毛或腺毛,邊緣較多;葉柄有翅。花序柄腋生,有花1~3朵,黃色;萼圓筒形,長約1厘米,有短鈍齒5,結果時迅速增大而成一橢圓形的囊,具縱肋和網脈;花冠管狀,長2厘米,藏於膨大的花萼內;雄蕊5,內藏;花盤環狀,於子房下腫脹;子房2室,胚珠極多數。蒴果球形,尿泡狀,環裂。種子黑褐色,腎形,略扁平。

【生境分布】 生於高山、砂礫地及較乾旱的草原、路旁。分布四川、青海、甘肅等地。

化學成份】 植物含天仙子胺等生物鹼

【性味】 苦辛,寒,有毒。

①《青海常用中草藥手冊》:"辛苦,寒。"

②《青藏高原藥物圖鑑》:"苦,寒,有毒。"

【功效與作用】 《陝甘寧青中草藥選》:"鎮痛消腫。治消化道痙攣性疼痛,瘡毒,癌瘤及皮膚病。"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0.5~1分。外用:煎水洗或酒精浸塗患處。

【附方】 治無名腫毒:馬尿泡一兩。水煎外洗患處,一日三次;或用75%酒精浸泡數日後外搽患處,一日三次。(《青海常用中草藥手冊》)

【摘錄】 《中藥大辭典》

關於「唐古特馬尿泡」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