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白葉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吊白葉
Diào Bái Yè
別名 粉帕葉、粉桐葉
功效作用 清熱涼血化濕通絡。治燥咳,痢疾風濕疼痛,跌打損傷瘡瘍疥癬。
英文名  
始載於 貴州民間藥物
毒性  
歸經  
藥性
藥味

【出處】 《貴州民間藥物》

【拼音名】 Diào Bái Yè

【別名】 粉帕葉(《昆明民間常用草藥》),粉桐葉(《雲南思茅中草藥選》)。

【來源】 為忍冬朴植物水紅木根、花。全年可采。

【原形態】 水紅木,又名:山女貞、大路通、灰包木、睡眠果、粉果葉、羊脆骨。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達3米,小枝具圓形皮孔。葉對生;橢圓形至長橢圓形,長5~15厘米,寬2~7厘米,先端短漸尖,基部闊楔形,全緣或基部以上具疏齒,上面被灰白色蠟質,下面色較淺,脈腋有簇生毛;葉柄長達2.5厘米。聚傘花序5~7,排列成頂生傘房花序,直徑可達12厘米;花冠白色,管狀鐘形,先端5裂,雄蕊5,花藥淡紫色,突出;子房下位。核果卵圓形,長4~5毫米,紫黑色或灰黑色。花期3~8月。果期6~11月。

【生境分布】 生於陽坡疏林中。分布雲南、四川、貴州、廣西、湖北等地。

【性味】 《雲南思茅中草藥選》:"性涼,味淡澀。"

【功效與作用】 清熱涼血化濕通絡。治燥咳,痢疾風濕疼痛,跌打損傷瘡瘍疥癬。

①《貴卅民間藥物》:"治癬。"

②《廣西藥植名錄》:"治皮膚乾燥及發癢。"

③《雲南思茅中草藥選》:"清熱解毒,收斂,涼血。"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錢。外用:煎水洗或搗汁塗。

【附方】 ①治癬:吊白葉、構皮各等量。研末,用菜油煎後搽。(《貴州民間藥物》)

②治赤白痢疾,急性腸胃炎,腹瀉:粉桐葉五錢至一兩,水煎服或生嚼服。(《雲南思茅中草藥選》)

③治水火燙傷:粉桐葉絞汁塗。(《雲南思茅中草藥選》)

④治膿疤瘡,皮膚瘙癢,皮膚乾燥:水紅木皮葉煎水洗患處。(《雲南中草藥選》)

⑤治瘡瘍腫毒:羊脆骨葉搗爛外敷。

⑥治風濕跌打筋骨疼痛:羊脆骨根泡酒服。

⑦治肺燥咳嗽:羊脆骨花三錢,水煎服。(⑤方以下出《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摘錄】 《中藥大辭典》

關於「吊白葉」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