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葉蘇鐵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刺葉蘇鐵 | 中藥圖典 |
刺葉蘇鐵 Cì Yè Sū Tiě |
|
---|---|
別名 | |
功效作用 | 平肝祛風;消腫斂瘡。主高血壓病;風濕痹痛;無名腫毒;皮膚濕疹 |
英文名 | |
始載於 | |
毒性 | |
歸經 | |
藥性 | 平 |
藥味 | 甘、淡 |
刺葉蘇鐵(Cycas rumphii)又稱華南蘇鐵、龍尾蘇鐵。分布於巴布紐幾內亞、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北部、越南、緬甸、印度、斐濟及馬達加斯加等地。我國華南各地有栽培。
形態特徵
刺葉蘇鐵樹榦圓柱形,高達170cm,直徑25~30 cm,無莖頂毛,葉痕宿存;鱗葉三角形,長12~14 cm,寬3.5~4.5cm,背面密被銹褐色短絨毛;羽葉長(150)210~250cm,羽片52~75對,葉柄長40~70cm,刺20~33枚,刺距1~3cm,刺長0.3~0.4cm,中部羽片長25~37cm,寬1.4~1.8cm,羽片條形,微彎至鐮刀狀,厚革質,邊緣平至微反卷,中脈兩面隆起,上面深綠色,有光澤;大孢子葉球鬆散型,後期下垂,大孢子葉(圖3-13)梭形,密生宿存銹色絨毛,頂片菱狀披針形至三角狀披針形,長5~10.5cm,寬1.4~2.8cm,每側具2~8枚細裂齒,裂齒長(0.2)0.3~0.8(1)cm,有時全緣,大孢子葉柄長(6)10~30cm,具4~5棱,直徑1.6~1.8cm,胚珠1~7枚,球形,頂端具長約0.1cm的小尖頭,胚珠著生在深約0.4~1cm的淺盤狀至環狀珠座上,珠座①具1~2個三角狀鈍齒,直徑1~2cm,基部稍延伸,有時珠座不明顯;在廣州10月開花,種子橢圓形,長4.5~5cm,徑4~5cm,第二年成熟,熟時黃褐色。
刺葉蘇鐵與爪哇蘇鐵、拳葉蘇鐵(彩頁9)外形相近。但刺葉蘇鐵大孢子葉頂片每側具2~8枚長0.3~0.8cm的裂齒,胚珠與珠座間無盤狀珠托②;爪哇蘇鐵大孢子葉頂片菱形至菱狀披針形,長4~8cm,寬1.5cm,邊緣具1~3枚波齒至鈍齒,基部具膨大的盤狀珠托。而拳葉蘇鐵大孢子葉上部頂片菱形,邊緣的齒缺不甚明顯,小孢子葉的先端有一長刺。
|
出自A+醫學百科 「刺葉蘇鐵」條目 http://cht.a-hospital.com/w/%E5%88%BA%E5%8F%B6%E8%8B%8F%E9%93%81 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關於「刺葉蘇鐵」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