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加強藥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免疫加強藥(immunoenhancing agents),可以增強機體免疫反應的製劑。臨床上用以治療與免疫功能低下有關的疾病,以及非特異性或特異性地提高機體免疫力,以預防某些疾病,尤其是傳染病。這些藥物大致可區分為以下類型。

目錄

菌苗疫苗

用以人工自動增強特異性免疫反應的生物製劑。由細菌螺旋體病毒立克次氏體製成,前者為菌苗,後者為疫苗。將病原體滅活後製成的為滅活或死菌(疫)苗,用人工方法將病原體毒力減弱,使之失去致病力但仍保存抗原性,如此製成的菌(疫)苗為減毒的菌(疫)苗。菌(疫)苗注入人體後可刺激機體產生特異抗體,以預防相應的疾病。中國人在2000年前就發現養牛者很少感染天花,後來又發明吸入痘痂預防天花的方法,開創了免疫接種的先例。由於菌苗或疫苗的產生和普遍應用,許多種傳染病──麻疹脊髓灰質炎百日咳白喉傷寒霍亂乙型腦炎流行性腮腺炎風疹等病的發病率大大降低,1979年10月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全球已消滅了天花。預防接種正在擴展到對流行性感冒,甲、B型肝炎肺炎鏈球菌肺炎等疾病的防治。嚴重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需要全面地提高免疫功能。卡介苗接種是一種常見的方法。卡介苗是減毒的結核桿菌菌苗,可以較全面提高免疫反應性,這表現為清除抗原的能力增強,吞噬細胞的活動加強,對感染的抵抗力的提高等。它也可提高對腫瘤免疫功能,可作為惡性腫瘤的輔助治療。短小棒狀桿菌菌苗可促進吞噬細胞的功能,臨床上也用作腫瘤輔助治療藥物。

免疫血清球蛋白

含特異抗體的血清或球蛋白。將細菌產生的外毒素,作化學處理使之無毒後,用作抗原給馬注射,待馬產生特異抗體後濃縮其血清,即為免疫血清。從健康人血清或胎盤提取的γ-球蛋白中也含有多種抗體。將免疫血清或γ-球蛋白輸給受體,以被動提高其免疫功能,這是最古老的治療方法之一。

輸入正常人的血漿或γ-球蛋白,可以使免疫球蛋白缺乏或雖免疫球蛋白正常,但抗體形成能力有缺陷的患者獲得正常的免疫能力。輸入特異性γ-球蛋白可治療一些特異性傳染病(如給破傷風患者注入破傷風抗血清,給白喉患者注入白喉抗血清等)。因為免疫血清和γ-球蛋白只是補充了患者所需要的免疫球蛋白,並不影響免疫系統本身,因此效果短暫。

轉移因子(TF)

它能將細胞免疫轉給正常受體。1955年,發現把結核菌素試驗陽性者的白細胞注入結核菌素陰性反應者體內後,受者很快轉變成結核菌素反應陽性,這種可供轉移的物質稱為轉移因子。是從白細胞或淋巴細胞中提取的一類具有抗原特異性的可透析的非蛋白質物質。它包括多肽核苷酸等多種成分,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無免疫原性,注入人體後可以提高機體的細胞免疫功能。臨床用以治療免疫功能低下所致的各種疾病,如原發性免疫缺陷病系統性紅斑狼瘡自身免疫病念珠菌病結核病以及某些惡性腫瘤。

胸腺激素

胸腺是最主要的免疫器官之一,可應用胸腺提取的物質來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臨床上曾經應用多種具有胸腺激素功能的肽類物質,如胸腺素、血清胸腺因子等來治療因免疫功能低下所致的疾病。對某些先天性或後天性免疫功能缺陷,用胸腺激素治療顯示了良好的療效。有些病例,單用胸腺激素或轉移因子無效,但兩者合用有效。胸腺激素也可以治療某些自身免疫病。

佐劑

不具有免疫原性,與抗原合用可以提高抗原引起的免疫反應性的物質。早在1877年,L.巴斯德等就曾發現抗原中添加某些物質後可使免疫反應增強。50年後,雷蒙通過多次試驗證明,給馬注射白喉類毒素後,如果在注射部位形成膿腫,則所產生的抗體反應更好。把膿和類毒素混合注射,其效果比單用類毒素明顯提高。

佐劑本身沒有免疫增強效用,它必須與抗原共同使用才能發揮效用。佐劑有各種類型,最常用的是弗羅因德氏完全佐劑,是由滅活結核桿菌菌苗加入礦物油乳化劑組成。其他可用作佐劑的物質還有無機鹽、多核苷酸、化學合成物等。

化學物質

有些化學物質可以促進機體的免疫功能。如左旋咪唑,這是一種抗腸蠕蟲藥,可以增強單核細胞的功能,加速淋巴細胞的分化繁殖等。曾發現該藥可使無反應性的癌症患者恢復免疫反應,並能在治療複發性口腔潰瘍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一些病毒性疾病、慢性葡萄球菌感染、乳腺癌等疾病中發揮作用。用左旋咪唑後可能發生噁心無力皮疹等反應。這些反應在停藥後可消失,最嚴重的副作用白細胞減少,所以在用藥期間要不斷監測白細胞數。

關於「免疫加強藥」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