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學/小兒貧血的發病情況及常見病因
醫學電子書 >> 《兒科學》 >> 小兒營養性貧血 >> 小兒貧血的特點 >> 小兒貧血的發病情況及常見病因 |
兒科學 |
|
|
(一)小兒貧血的發病情況
貧血系指單位容積內,紅細胞數、血紅蛋白量或紅細胞壓積低於正常或其中二項顯然低於正常而言,是一種症状。是小兒時期常見的臨床表現,為影響小兒生長發育誘發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小兒貧血是目前兒科臨床及婦幼保健工作重要研究課題。小兒貧血的類型及發病情況受年齡和地理環境的影響。如同胎兒和母體有關的貧血多發生於新生兒期;感染、造血物質缺乏及與遺傳因素有關的貧血多見於嬰幼兒期;慢性失血性貧血則多見於兒童期。另外,我國地域廣闊,人口眾多,因此還要注意貧血類型的地域性分布特點,如四川、浙江、江南一帶兒童鉤蟲病貧血較多見,而廣東、廣西、四川、福建等省遺傳性血性貧血較多見(如地中海貧血),北方地區營養性巨幼紅細胞性貧血多見。
(二)小兒貧血的常見病因
小兒由於不斷的生長發育,其血容量阻隨體重增長而不斷增加,新生成的紅細胞不但要補償每天由於衰老而破壞的部分,而且還要補充因血容量增加而需要增補的部分,所以小兒造血器官的功能顯得旺盛而又緊張。但小兒造血器官發育尚未成熟,功能還不夠完善,代償能力低下中樞神經系統調節亦差,造血物質缺乏是小兒期尤其是嬰兒期貧血的常見原因。小兒期貧血的常見原因見表6-2。
表6-2小兒貧血的發病原因及分類
分 類 | 病 因 |
失血 | 一、急性失血:外傷性、出血性疾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瘢、過 敏性紫瘢、血友病、出血性壞死性小腸炎)。 二、慢性失血:鉤蟲病、腸息肉、潰瘍病等。 |
溶 血 | . 紅細胞內在缺陷 1.紅細胞酶缺乏:G-6PD缺乏,P-K(丙酮酸激酶)缺陷。(常見於小兒期) 2.紅細胞膜缺陷:如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症,遺傳性橢園形紅細胞增多症。(常見於嬰幼兒期) 3.血紅蛋白結構異常:地中海貧血,各種異常血紅蛋白病。 . 其它溶血因素 1.免疫因素:異型輸血、新生兒溶血症(R、ABO血型不合)、自身免疫性貧血。 2.感染因素:如瘧原蟲、鏈球菌溶血素(破壞紅細胞)。 3.化學、物理因素:苯、鉛、砷、燒傷、蛇毒等。 4.脾功能亢進。 |
紅細胞生成不足 | . 造血物質缺乏 1.鐵質缺乏:營養性缺鐵性貧血 2.缺乏葉酸、維生素B12:營養性巨幼紅細胞性貧血。 3.維生素B6缺乏: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 4.其它:如缺乏銅、鈷、激素等。 二、再生障礙性貧血(造血多能幹細胞缺陷)。 1.特發性再生障礙性貧血(急性型、慢性型)。 2.先天性再生障礙性貧血。 三、感染中毒,膠原性疾病、慢性腎炎、B型肝炎,日本血吸蟲病。 四、骨髓病性貧血:白血病、淋巴瘤、組織細胞增生X、遷徙癌。 |
小兒貧血的特點 | 小兒貧血的分度及臨床特點 |
出自A+醫學百科 「兒科學/小兒貧血的發病情況及常見病因」條目 http://cht.a-hospital.com/w/%E5%84%BF%E7%A7%91%E5%AD%A6/%E5%B0%8F%E5%84%BF%E8%B4%AB%E8%A1%80%E7%9A%84%E5%8F%91%E7%97%85%E6%83%85%E5%86%B5%E5%8F%8A%E5%B8%B8%E8%A7%81%E7%97%85%E5%9B%A0 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關於「兒科學/小兒貧血的發病情況及常見病因」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