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學/人乳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兒科學》 >> 兒科總論 >> 生長發育 >> 人乳
兒科學

兒科學目錄

(一)人乳的營養成份

1.蛋白質:人乳蛋白質含量較低,1.1~1.3g/dl由酪蛋白和乳白蛋白組成,前者提供胺基酸無機磷。乳白蛋白約佔總蛋白的2/3,主要成份有α-乳白蛋白、乳鐵蛋白溶菌酶白蛋白,富含必需胺基酸營養價值高,在胃內形成凝塊小,有利於消化吸收。

2.碳水化合物:人乳中的乳糖含6.5~7.0g/dl,較牛乳中乳糖含量(4.5~5.0g /dl)高。是生後6個月內嬰兒熱能的主要來源。

3.脂肪:以細顆粒(直徑< 10μm)的乳劑形態存在,其中較易吸收的油酸脂含量比牛乳多一倍,而揮發性短鏈脂酸比牛乳少7倍,長鏈不飽和脂酸較多,易於消化吸收。

4.維生素:正常營養的乳母乳汁中維生素A、E、C較高,而維生素B1、B2、B6、B12、K、葉酸含量較少,但能滿足生理需要。維生素D在人乳及牛乳中的含量均低。

5.礦物質:人乳礦物質含量約為牛乳的1/3。人乳鈣、磷含量(33:15)比牛乳(125:99)低,但鈣、磷比例適宜(人乳為2:1,牛乳為1.2:1),鈣的吸收良好,故人乳餵養兒較少發生低鈣血症。鐵在人乳和牛乳中含量均低,但人乳中鐵的吸收率明顯高於牛乳。但如不及時添加輔食和補充含鐵食品,仍易出現缺鐵性貧血。人乳鋅含量比牛乳低(人乳0.17~3.02mg/L,牛乳1.7~6.6mg/L)但其生物利用率高,因人乳中存在一種小分子量的配位體(ligand)與鋅結合,可促使鋅的吸收,而牛乳中的鋅與大分子量的蛋白質相結合,吸收困難。

(二)人乳的免疫成分

大量研究證明,人乳含有多種抗細菌病毒和真菌感染的物質,對預防新生兒和嬰兒感染有重要意義。

1.體液免疫成分:人乳中含有IgG、IgA和IgM,以初乳(產後2~4天內的乳汁)中濃度最高,其中分泌型IgA(s IgA)是所有外分泌液中含量最高者,隨泌乳期延長,IgG和IgM含量顯著下降。s IgA在成熟乳(產後2~9月的乳汁)中的含量也有明顯下降,但由於成熟乳的泌乳量增加,嬰兒攝入s IgA的總量並無明顯減少。此外,人乳中尚含有多種抗體,主要成份為IgA。這些抗體分布在嬰兒的咽部、鼻咽部和胃腸道局部粘膜表面,中和毒素凝集病原體,以防浸入人體。乳鐵蛋白在人乳中含量豐富,明顯高於牛乳,能與細菌競爭結合乳汁中的元素鐵,阻礙細菌的代謝和分裂繁殖,而達抑菌效果,在預防新生兒和嬰兒腸道感染中起重要作用。

2.細胞成份:人乳中含大量免疫活性細胞,包括巨噬細胞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具有吞噬和殺滅葡萄球菌致病性大腸桿菌酵母菌的能力,能合成C3、C4、溶菌酶和乳鐵蛋白,在預防疾病方面有重要意義。

3.其他因子:雙歧因子在人乳中含量高而穩定,可促進腸道內乳酸桿菌生長,從而抑制大腸桿菌、痢疾桿菌的生長繁殖。人乳中溶菌酶較牛乳中高300倍,能水解細菌細胞膜上的粘多糖,溶解其細胞膜而殺傷細菌。初乳中的C3、C4活化後具調理性的趨化性,可溶解破壞與特異性抗體結合的細菌。

(三)人乳餵養的優點:

1.人乳營養豐富、熱量高、營養素比例適合小兒消化能力與需要,尤其最初4~6月最為適宜,在此時期單獨母乳餵養即可滿足營養需要。

2.人乳含豐富的免疫成分,有抗感染作用,此點是牛乳無法相比的。

3.人乳為直接喂哺,無感染變質的可能,且方便經濟,乳量隨小兒生長而增加。

4.喂哺母乳可增進母子感情,並可密切觀察小兒微細變化。

5.母親產後即哺乳,有助於子宮收縮促其早日恢復,推遲月經復潮,有利於計劃生育。

(四)哺乳方法和影響乳汁分泌及成分的因素

1.哺乳方法

⑴開奶時間:產後應儘早開始哺喂母乳,如母子情況良好,可在產後1~2小時開始吸吮母親乳頭,以促進乳汁的分泌和排出。生後數日內乳汁分泌少,可適當加喂糖水。

⑵餵乳次數:可根據嬰兒飢飽和吸吮情況掌握,不宜嚴格規定間隔時間及次數。有利於通過吸吮刺激催乳素催產素的分泌,以促進泌乳及產乳反射的建立。

⑶餵乳時間和方法:出生2~3天,每次側乳房喂2~4分鐘,以後延長至10分鐘左右,一般最初5分鐘內已吸出大半乳量,10分鐘後乳汁幾乎吸空,故每次最長餵乳時間不超過15~20分鐘。喂哺時,應抱起嬰兒呈半坐姿勢躺在母親懷裡,保持呼吸道通暢。哺乳後應將嬰兒抱起,頭放在母親肩上,輕輕拍背,使胃內空氣排出,以防止吐奶。

⑷影響乳汁分泌及成分的因素

1.人乳分泌是一個複雜的生理過程,包括多種內分泌的參與和影響。妊娠期由於胎盤雌激素孕激素的產生。促進乳腺進一步發育,血中催乳素濃度超過正常時的10~20倍以上,由於雌、孕激素與催乳素競爭同乳腺受體結合,此時催乳素濃度雖高,但不泌乳。分娩後,胎盤脫離母體,雌、孕激素水平下降,只有催乳素與乳腺腺泡上皮受體結合而開始泌乳。嬰兒吸吮乳頭和乳暈的刺激使垂體分泌催乳素,隨之引起乳腺肌上皮細胞收縮,將腺泡中的乳汁擠入導管,迅速達到乳頭而射出。在嬰兒開始吸吮後的30~45秒內,突然雙側乳房射出乳汁,稱為射乳反射,可使嬰兒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乳汁。母血中催乳素的濃度和嬰兒吸吮的強度和頻繁度有關。吸吮次數愈多,愈有力,乳腺排空愈好,可使催乳素血液度增加,而促進乳汁的合成和分泌。如果沒有催乳素引起的射乳反射,乳汁不能大量排出,乳腺排空不好,乳量即明顯下降。

2.影響乳汁分泌及成分的因素:乳母膳食均衡、營養充足,所分泌的乳量及成分的差異不大,一般能保證嬰兒的營養需要。但乳母飲食量少或營養較差,總泌乳量常常減少,實際也影響了嬰兒對蛋白質和其它營養物質的攝入量。因此,乳母在哺乳期應保持充足的營養,以保證充足的泌乳量。焦慮、憤怒、抑鬱疲勞、怕痛等都可減少或抑制催乳素分泌,阻止射乳反射的建立,使泌乳量減少。此外,乳母飲酒、疾病、懷孕等均影響泌乳。

32 小兒能量代射特點及各種營養素的需要量 | 人工餵養、斷乳及輔助食品的添加 32
關於「兒科學/人乳」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