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雜病論/傷暑脈證並治第七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傷寒雜病論》 >> 傷暑脈證並治第七
傷寒雜病論

傷寒雜病論目錄

傷暑肺先受之,肺為氣府,暑傷元氣,寸口脈弱,口渴,汗出,神昏氣短竹葉石膏湯主之。


目錄

竹葉石膏湯

葉兩把 粳米半升 半夏半升(洗) 石膏一斤 人蔘三兩 麥門冬一升 甘草二兩(炙)

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六味,取六升,去滓,納米,煮取米熟,湯成,溫服一升,日三服。

傷暑,發熱,汗出,口渴,脈浮而大,名曰中暍,白虎加人蔘黃連阿膠湯主之。


黃連阿膠湯方

知母六兩 石膏一斤碎(棉裹) 甘草二兩(炙) 粳米六合 人蔘三兩 黃連三兩 阿膠二兩

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六味,米熟湯成去滓,納膠烊消,溫服一升,日三服。

傷暑,汗出已,發熱,煩躁,聲嘶,脈反浮2數者,此為肺液傷,百合地黃牡蠣湯主之。


百合地黃加牡蠣湯方

百合七枚 地黃汁一升 牡蠣二兩

右三味,先以水洗百合,漬一宿,當白沫出,去其水,另以泉水二升,煮二味,取一升,去滓,納地黃汁,煮取一升五合,分溫再服。

傷暑,心下有水氣,汗出,咳嗽,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脈弱而滑,栝蔞茯苓湯主之。


栝蔞茯苓湯方

栝蔞大者一枚(共皮子搗) 茯苓三兩 半夏三兩(洗) 黃連二兩 甘草一兩(炙)

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溫服一升,日再服。

傷暑,發熱,無汗,水行皮中故也,脈必浮而滑,先以熱水灌之,令汗出,後以竹茹半夏湯與之。


竹茹半夏湯方

竹茹二兩 栝蔞根二兩 茯苓三兩 半夏半升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太陽中熱者,暍是也。其人汗出,惡寒,身熱而渴,白虎加人蔘湯主之。


白虎加人蔘湯方

知母六兩 石膏一兩碎(棉裹) 甘草二兩(炙) 粳米六合 人蔘三兩

右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太陽中暍,身熱,疼重,而脈微弱者,以夏月傷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豬苓加人蔘湯主之;一物瓜蒂湯亦主之。


豬苓加人蔘湯方

豬苓一兩 茯苓一兩 滑石一兩 澤瀉一兩 阿膠一兩 人蔘三兩

右六味,以水四升,先煮五味,取二升,納阿膠烊消,溫服七合,日三服。


一物瓜蒂湯方

瓜蒂二十個

右剉,以水一升,煮取五合,去滓,頓服

凡病暑者,當汗出,不汗出者,必發熱,發熱者,必不汗出也,不可發汗,發汗則發熱,煩躁,失聲,此為肺液枯,息高氣賁者,不治。

傷暑,夜臥不安,煩躁,譫語,舌赤,脈數,此為暑邪干心也,黃連半夏石膏甘草湯主之。


黃連半夏石膏甘草湯方

黃連三兩 半夏半升 石膏一斤碎(棉裹) 甘草二兩(炙)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太陽中暍,發熱,惡寒,身重疼痛,其脈弦細芤遲,小便已,洒洒然毛聳,手足逆冷;小有勞身即熱;口開,前板齒燥;若發汗,則惡寒甚;加溫針,則發熱甚,數下之,則淋甚;白虎加桂枝人蔘芍藥湯主之。


白虎加桂枝人蔘芍藥湯方

知母六兩 石膏一斤碎(棉裹) 甘草二兩(炙) 粳米六合 桂枝一兩 人蔘三兩 芍藥二兩

右七味,以水八升,煮米熟湯成,溫服一升,日三服。

傷暑,脈弱,口渴,大汗出,頭暈者,人蔘石膏湯主之。


人蔘石膏湯方

人蔘三兩 石膏一斤碎(棉裹) 竹葉一把 黃連一兩 半夏半升(洗)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傷暑者,頭不痛,頭痛者風也,頭重者濕也。

32 溫病脈證並治第六 | 熱病脈證並治第八 32
關於「傷寒雜病論/傷暑脈證並治第七」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