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藤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九龍藤 | 中藥圖典 |
九龍藤 Jiǔ Lónɡ Ténɡ |
|
---|---|
別名 | 過崗龍、烏郎藤、烏藤、串鼻藤、燕子尾、豬蹄叉、羊蹄又、黃開口、子燕藤、五里蘑、雙木蟹、夜合草、干打捶、九牛燥、五花血藤;馬腳藤、飛揚藤、羊蹄風、過江龍、鄔郎藤、山道藤、九龍根、五里藤、五花血藤、馬腳藤、馬蹄葉根 |
功效作用 | 祛風除濕,行氣活血。主風濕痹痛,跌打損傷,偏癱,胃脘痛,疳積,痢疾 |
英文名 | Stem of Champion Bauhinia |
始載於 | 《南寧市藥物志》 |
毒性 | 無毒 |
歸經 | 肝經、腎經 |
藥性 | 平 |
藥味 | 苦 |
Jiǔ Lónɡ Ténɡ
目錄 |
英文名
Stem of Champion Bauhinia
別名
過崗龍(《生草藥性備要》),烏郎藤(《中國樹木分類學》),烏藤、串鼻藤(《廣西中獸醫藥植》),燕子尾(《南寧市藥物志,),豬蹄叉、羊蹄又(《廣西中草藥,),黃開口、子燕藤、五里蘑、雙木蟹(《浙江民間常用草藥》),夜合草、干打捶、九牛燥、五花血藤;馬腳藤(《湖南藥物志》),飛揚藤、羊蹄風(《廣西藥植名錄》)。
來源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auhinia championii(Benth.) Benth.[Phanera championii Benth.;Bauhinia hunanensis Hand.Mazz.;B.championii(Benth.) Benth.var.acutifolia L.Chen]
採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砍取莖幹或挖出根部,除去雜質、泥土,切片,鮮用或晒乾。
植物形態
龍鬚藤 ,常綠攀援本質藤本,高2~7米。幼枝淺黃色,密布銹黃色皮孔,嫩枝、花序、葉背均被短茸毛,卷鬚2個對生或1個。單葉互生,卵圓形,矩圓形或心臟形,長5~9厘米,寬2.5~5厘米,半革質,前端分裂,或凹頭,全緣,基部圓形或微凹或耳廓形;葉柄長22~40毫米,兩端膨大;托葉針狀,早脫,禿淨。總狀花序,頂生或腋生;萼簡5裂,長三角狀,表面具短茸毛;花瓣5片,白色,離生;雄蕊10,3枚較粗壯,花藥2室,縱裂,丁字藥;雌蕊1,被很短茸毛,花柱成喙狀。莢果表面有細網狀紋,熟時開裂。種子黑色,扁圓形。花期9~10月。果期翌年1~2月(廣西)。生於溝邊、山谷、河邊、疏林下或灌木林中。分布廣東、廣西、福建、台灣、浙江、湖北、湖南、江西、貴州等地。
採集
隨時可采,采後切片,晒乾。
化學成分
根及莖皮含鞣質20.76%。根含5,6,7,5ˊ-四甲氧基-3ˊ,4ˊ-亞甲二氧基黃酮(5,6,7,5ˊ-tetramethoxy-3ˊ,4ˊ-methylene dioxyflavone),5,6,7,3ˊ,4ˊ,5ˊ-六甲氧基黃酮(5,6,7,3ˊ,4ˊ,5ˊ-hexamethoxyflavone),5,7,5ˊ-三甲氧基-3ˊ,4ˊ-亞甲二氧基黃酮(5,7,5ˊ-trimethoxy-3ˊ,4ˊ-methylenedioxyflavone),5,6,7,3ˊ,4ˊ-五甲氧基黃酮(5,6,7,3ˊ,4ˊ-pentamethoxyflavone),5,7,3ˊ,4ˊ5ˊ-五甲氧基黃酮(5,7,3ˊ,4ˊ5ˊ-pentamethoxyflavone),5,7,3ˊ,4ˊ-四甲氧基黃酮(5,7,3ˊ,4ˊ-tetamethoxyflavone),龍藤甙(bauhinin),沒食子酸(gallic acid)等
性味
《南寧市藥物志》;"苦辛,平,無毒。"
功用主治
祛風除濕,行氣活血。主風濕痹痛,跌打損傷,偏癱,胃脘痛,疳積,痢疾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9-15g,鮮品用量加倍;或浸酒。
選方
治胃、十二指腸潰瘍:九龍藤一至二兩,兩面針二至三錢。水煎,每日劑,分到三次服。(《中草藥新醫療法處方集》)
|
關於「九龍藤」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