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麻梗蟲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黃麻梗蟲
Huánɡ Má Gěnɡ Chónɡ
別名 黃麻蟲、麻蟲
功效作用 疔瘡
英文名  
始載於 本草綱目拾遺
毒性  
歸經  
藥性  
藥味  

【出處】 《綱目拾遺》

【拼音名】 Huánɡ Má Gěnɡ Chónɡ

【別名】 黃麻蟲(陶華),麻蟲(《百草鏡》)。

【來源】 為椴樹科植物黃麻莖中的一種昆蟲的幼蟲

【功效與作用】 治疔瘡

【用法用量】 外用:搗研調塗。

【附方】 治疔:㈠黃麻梗內蟲,以蔥葉包貯,掛風頭令干,將疔瘡挑破,以麻蟲少許,入於所挑之處;(《桯林即得方》)

蜣螂三個(肚白者佳),黃麻蟲十個。二味搗勻,撥破患處貼之。如患在手足,有紅絲上臂,絲盡處,將針挑斷出血,仍用前藥。毒重者更服敗毒藥。(陶華.蜣螂膏)

【摘錄】 《中藥大辭典》

關於「黃麻梗蟲」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