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皂樹皮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鴨皂樹皮
Yā Zào Shù Pí
別名  
功效作用 收斂,止血止咳。主遺精白帶脫肛外傷出血,慢性咳喘
英文名 Bark of Spongetree, Bark of Sweet Acacia
始載於 中國藥植圖鑑
毒性  
歸經 肝經
藥性
藥味

中藥大辭典》:鴨皂樹皮

【出處】 《中國藥植圖鑑》

【拼音名】 Yā Zào Shù Pí

【來源】 為豆科植物皂樹樹皮。全年可采,鮮用或晒乾。

【原形態】 鴨皂樹,又名:莉球花、楹樹、牛角花、消息花、番蘇木金合歡、荊球花。

有刺灌木或小喬木,高2~4米。枝略成Z字形,有皮孔;托葉刺狀,銳利,長約1.2厘米。2回羽狀複葉,羽片4~8對;小葉通常10~20對,線狀矩圓形,長2~6毫米。頭狀花序1或2~3個腋生,球形,花多而密集,直徑約1厘米;花序柄被毛,長1~3厘米;花黃色,極香,長約1毫米;萼鐘形,上方萼齒短而鈍;花冠筒形,5裂;雄蕊多數;子房長筒形,柱頭先端彎曲。莢果圓筒形,膨脹,長4~10厘米,直徑1~1.5厘米,直或彎曲。花期10月。

本植物的根(鴨皂樹根)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生境分布】 野生或栽培。分布廣東、廣西、四川、雲南、福建、浙江、台灣等地。

【藥理作用】 含兒茶鞣質(3.45%),可治外傷、粘膜炎症。參見"孩兒茶"條。

【功效與作用】 《中國植物圖鑑》:"收斂止血。煎汁可制兒茶。"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0.5~1錢。外用:研末撒。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鴨皂樹皮

【出處】 《中國藥植圖鑑》

【拼音名】 Yā Zào Shù Pí

【英文名】 Bark of Spongetree, Bark of Sweet Acacia

【來源】 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金合歡的樹皮。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cacia farnesiana(L.) Willd.[Mimosa farnesiana L.]

採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剝下樹皮,除去雜質,切片,晒乾。

【原形態】 金合歡 灌木或小喬木,高2-4m。樹皮粗糙,褐色;多分枝,小枝常呈「之」字形彎曲,有小皮孔。托葉針刺狀,刺長1-2cm,生於小枝上的較短。二回羽狀複葉,長2-7cm,葉軸槽狀,被灰白色柔毛,有腺體;羽片4-8對,長1.5-3.5cm;小葉通常10-20對,線狀長圓形,長2-6mm,寬1-1.5mm,無毛。頭狀花序1或2-3個簇生於葉腋,直徑1-1.5cm;總花梗被毛,苞片位於總花梗的頂部或近頂部;花黃色,極香;萼鐘形,上方萼齒短而鈍;花瓣連合呈筒狀,長約2.5mm,5齒裂;雄蕊多數;長約花冠的2倍;子房圓柱形,被微柔毛。莢果膨脹,圓筒形,長4-10cm,直徑1-2cm,暗褐色,表面密生斜紋。種子多數,褐色,卵形,長約6mm。花期3-6月,果期7-11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陽光充足,土壤肥沃、疏鬆的地方。

資源分布:分布於浙江、福建、台灣、廣東、海南、廣西、四川、雲南。

化學成份】 樹皮含兒茶鞣質(catechutannin)。

【藥理作用】 可治外傷,粘膜炎症。參見孩兒茶條。

【性味】 酸;澀;平

歸經肝經

【功效與作用】 收斂,止血,止咳。主遺精白帶脫肛,外傷出血,慢性咳喘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各家論述】 《中國植物圖鑑》:收斂止血。煎汁可制兒茶。

【摘錄】 《中華本草》

關於「鴨皂樹皮」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