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榧草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香榧草
Xiānɡ Fěi Cǎo
別名 鬚鬚草
功效作用 涼血止血。主咳血吐血
英文名 all-grass of Japanese Lovegrass
始載於 貴州草藥
毒性  
歸經  
藥性
藥味

中藥大辭典》:香榧草

【別名】 鬚鬚草

【原形態】 一年生草本。稈叢生,直立或基部傾匍,高10~100厘米,長短不齊。葉片線形,長3~26厘米,寬3~5毫米,邊緣粗糙;葉鞘無毛;葉舌干膜質。圓錐花序狹長,長約為稈的1/2或超過之;小穗含花3~6朵,長不超過2毫米,卵圓形,淡綠色至淡紫色,小穗軸逐節斷落;穎卵圓形,先端鈍;外稃草質,無芒,具3脈,內稃較短;雄蕊2。穎果紅棕色,倒卵圓形。花期8~9月。

【生境分布】 生於田野、路旁及河邊低濕地。分布我國長江以南及西南等地。

【性味】 咸,平。

【功效與作用】 清熱涼血。治咳血吐血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2兩。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香榧草

【出處】 出自《貴州草藥

【拼音名】 Xiānɡ Fěi Cǎo

【英文名】 all-grass of Japanese Lovegrass

【別名】 鬚鬚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禾本科植物鯽魚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Eragrostis japonica(Thunb.)Trin.[Poajaponica Thunb.]

採收和儲藏:夏季採收,晒乾。

【原形態】 亂草,一年生草本。稈叢生,直立或基部膝曲,高30-100cm,具3-4節。葉鞘疏鬆裹莖,光滑,大多長於節間;葉舌長約0.5mm,截平,干膜質;葉片長19-26cm,寬3-5mm;扁平或基部稍內卷,粗糙或背面光滑無毛。圓錐花序長圓形,長6-15cm,其長度超過植株的一半,寬2-6cm,分枝細弱,簇生或近於輪生;小穗卵圓形長1.5-2mm,含4-8小花,成熟後變為紫色,自小穗軸由上而下的逐節斷落;穎近於相等,卵圓形,長0.5-0.8mm,先端鈍,具1脈:外稃卵圓形,先端鈍,長0.8-1mm,側脈明顯,內稃與外稃幾相等長,先端為3齒,具2脊,脊上疏具短纖毛;雄蕊2,花藥長約0.2mm。穎果棕紅色,倒卵形,長約0.5mm。花、果期6-11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田野路旁、河邊及潮濕地。

資源分布:分布於長江以南和西南地區。

【性味】 咸;平

【功效與作用】 涼血止血。主咳血;吐血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0-60g。

【各家論述】 《貴州草藥》:清熱涼血。

【摘錄】 《中華本草》

關於「香榧草」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