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連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雷公連 | 中藥圖典 |
雷公連 Léi Gōnɡ Lián |
|
---|---|
別名 | 大醫藥、大軟筋藤、九龍上調、野紅苕、青藤、雷公藥、風濕藥 |
功效作用 | 舒筋活絡;祛瘀止痛。主風濕麻木;心絞痛;骨折;跌打損傷 |
英文名 | root of Chinese Amydrium |
始載於 | 《新華本草綱要》 |
毒性 | |
歸經 | |
藥性 | 涼 |
藥味 | 辛、苦 |
所屬卷:Epipremnopsis Engl.
所屬科:Araceae
中文名:雷公連
其它中文名:大匹藥、風濕藥(羅甸),野紅苕(榕江),大軟筋藤(劍河,興仁),九龍上吊(劍河),軟筋藤(鎮遠,四川南川),青巴岩香(敘永),青藤(湖南辰溪)「叫四門」、「化恩媽」(湖南侗族語),下山虎(通道)。
文獻來源:Epipremnopsis sinensis(Engl.)H. Li, (1177).
Scindapsus(?)Sinensis Engl. in Engl. Jahrb. 29:234. 1900, N. E. Brown in Journ. Linn. Soc. Bot. 36:185. 1903, Engl. et Kragse in Engl. Pflanzenr. 37(4, 23B): 80. 1908; Rhaphidophora dunniana Levl. in Fedde, Rep. Sp. Nov. 9:325. 1911, Rehd. in Jourr, Arn. Arb. 17:57. 1936.
描述欄位:附生藤本,莖較細弱,粗3-5毫米,干時褐色,具縱條紋,腹面密生肉質氣根,緊貼於樹皮上,節間長3-5厘米。葉片革質,表面亮綠色,背面黃綠色,干時變褐色,背面較淡,鐮狀披針形,銳尖,基部寬楔形至近圓形,長13-23厘米,寬5-8厘米,不等,常一側為另一側寬的2倍。中肋表面平坦,背面隆起,側脈極多數,與中肋成30°銳角斜伸,然後弧形上升,至邊緣連接,細脈網狀,均較明顯。葉柄長8-15厘米,具槽,基部擴大,上部關節長約1厘米,葉柄鞘達關節,撕裂狀脫落。花序柄長約8毫米(?),粗約5毫米,向上變粗。佛焰苞綠色,肉質,蕾時席捲為紡錘形,上端漸尖,長7厘米,徑2.2厘米。肉穗花序無梗,圓柱形,向基部變狹,先端渾圓,長約4厘米,中部徑約1.8厘米。雌蕊頂部截平,六角形,柱頭無柄,長圓形或圓形,微凸;花絲基部寬,先端漸狹為藥隔,花藥長圓形,不外露。漿果綠色,有臭味,種子1—2枚,棕褐色,倒卵狀腎形,長約2毫米,腹面扁平,基底胎座。花果期6-11月。
分布及生境:產元陽、屏邊、硯山、廣南,海拔550—1100米,密林中樹上或石上附生。四川,貴州、廣西、湖北均有分布。
|
關於「雷公連」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