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翅蜂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赤翅蜂
Chì Chì Fēnɡ
別名  
功效作用 蜘蛛咬及疔腫、疽病瘡。
英文名  
始載於 本草拾遺
毒性  
歸經  
藥性  
藥味  

【出處】 《本草拾遺》

【拼音名】 Chì Chì Fēnɡ

【來源】 為胡蜂科昆蟲赤翅蜂全蟲

【原形態】 體形較大,長約3厘米,展翅時闊約5厘米。赤色,有黑褐色及黃褐色的斑紋。頭大,色黑,呈三角形。複眼1對;單眼3個。觸角1對,細長彎曲。前胸黃褐色,中胸及後胸黑褐色,前胸背兩旁延長,達於翅之基部。翅2對,膜質,透明,略帶赤褐色。足3對,細長,5節。腹部黃褐色,呈長橢圓形,各腹節之中央及後半均有黑褐色的橫紋

【生境分布】 多集於杉、檜林中,至7、8月間,營巢產卵,幼蟲孵化後於9月間化蛹而漸變為成蟲。

毒性】 有小毒。

【功效與作用】 主蜘蛛咬及疔腫、疽病瘡。

【用法用量】 燒令黑,和油塗之。

【摘錄】 《中藥大辭典》

關於「赤翅蜂」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