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跌打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螳螂跌打
Tánɡ Lánɡ Diē Dǎ
別名 硬骨散、石柑子、硬骨頭
功效作用 散瘀止痛;接骨祛風濕。主跌打損傷骨折風濕痹痛;腰腿痛
英文名 Stem of Climbing Pothos
始載於 雲南思茅中草藥選
毒性  
歸經 肝經
藥性
藥味

螳螂跌打的功效介紹】:

螳螂跌打 (《雲南思茅中草藥選》)

異名】硬骨散。

【來源】為天南星科植物石柑子的莖、葉。

【植物形態】石柑子常綠附生藤本,節上生氣根。

莖多分枝,有節。

葉矩圓形或披針形,呈二節狀複葉。

花兩性,為一球狀或圓柱狀的肉穗花序,綠色。

漿果紅色,有種子1~3顆。

附生於石上或樹上。

分布雲南、廣西等地。

【採集】全年可采。

切碎晒乾。

性味】苦辛,溫。該物種為中國植物圖譜資料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葉、莖有毒。

【功用主治-螳螂跌打的功效】舒筋活絡接骨續筋散瘀消腫祛風濕。

跌打損傷骨折風濕骨痛腰腿痛

【用法與用量】內服:泡酒,0.5~1兩。

外用:搗敷。

關於「螳螂跌打」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