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繭草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蠶繭草
Cán Jiǎn Cǎo
別名 蓼子草、小蓼子草、紅蓼子、紫蓼、水嚨蚣、香燭乾子、寥於草
功效作用 散寒活血止痢。用於腰膝寒痛,麻疹,菌痢。
英文名  
始載於 本草綱目拾遺
毒性 無毒
歸經  
藥性
藥味

【拉丁名】Polygonum japonicum Meissn.

【別名】紫、水嚨蚣、香燭乾子(江蘇),小蓼子草、寥於草

【漢語拼音】can jian cao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olygonum Japonicum Meissn.

【來源】為寥科植物蠶繭草的全草。

【相關藥材】蠶繭  

藥理作用

1.抗生育作用 本品乙醇浸膏按一定比例混於飼料中喂飼小鼠,含藥量7.5%、15%、20%、25%、30%、組小鼠的懷孕率分別為93%、80%、46%、20%、20%,表明含藥量20%以上時能顯著降低小鼠懷孕率。進一步研究表明,本品對家兔反射性排卵無抑制作用,但有加強雌激素作用,並能使雌小鼠垂體前葉促性腺激素活性下降,其抗生育作用,可能與二作用相關[1,2]。

2.毒性 蠶繭草乙醇提取物小鼠胃的LD50為31.5g/kg[1,2]。

性味歸經】《本草拾遺》:"味辛,平,無毒。"入心經。

【功用主治】《本草拾遺》:主蠶及諸蟲咬人,恐毒入腹,煮汁服之。生搗敷瘡。  

植物形態

蠶繭草多年生直立草本,高可達1米。莖棕褐色,單一或分枝,節部通常膨大、葉披針形,長6~12厘米,寬1~1.5厘米,先端漸尖,兩面有伏毛及細小腺點,有時無毛,但葉脈及葉緣往往有緊貼刺毛;托葉鞘筒狀,外面亦有緊貼刺毛,邊緣睫毛較長。穗狀花序,長可達10厘米以上;苞片有緣毛,內有花4~6朵,花梗伸出苞外;花被5裂,白色或淡紅色,長2.5~6毫米;花柱3。瘦果卵圓形,兩面凸出,長約2毫米,黑色而光滑,全體包於宿存的花被內,花期9~10月。野生於水溝或路旁草叢中。分布江蘇、安徽、浙江、福建、四川、湖北、廣東、台灣等地。本品在四川作蓼子草使用。參見蓼子草條。

關於「蠶繭草」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