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葉藤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藍葉藤 | 中藥圖典 |
藍葉藤 Lán Yè Ténɡ |
|
---|---|
別名 | 肖牛耳菜、肖牛耳藤、羊角豆[廣西]、羊角豆、染色牛奶菜、老鴉嘴 |
功效作用 | 祛風除濕;化瘀散結。主風濕骨痛;肝腫大 |
英文名 | stem of Tinctorial Condorvine |
始載於 | 《新華本草綱要》 |
毒性 | |
歸經 | 胃經、肝經 |
藥性 | 溫 |
藥味 | 辛、苦 |
所屬卷:Marsdenia R. Br.
所屬科:Apocynaceae
中文名:藍葉藤
描述欄位:攀援灌木,長達5米。葉長圓形或卵狀長圓形,長5-12厘米,寬2-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近心形,鮮時藍綠色,干後亦呈藍綠色,老漸無毛。聚傘花序圓錐狀,近腋生,長達7厘米;萼片卵圓形,被柔毛,內面基部有小腺體;花冠黃白色,干時呈藍黑色,圓筒狀鐘形,花冠筒喉部有一排刷毛,花冠裂片卵圓形;副花冠裂片長圓形,與花藥頂端近等高;花粉塊狹長圓形,直立;子房被微毛,花柱短柱狀,柱頭盤狀五角形,頂端有小凸起。蓇葖果圓筒狀披針形,長達10厘米,直徑約1厘米,被茸毛;種毛卵圓形,頂端種毛長1厘米。 花期3-5月,果期8-12月。
分布及生境:產勐臘、景洪、屏邊、瀾滄等地;生於海拔500—1800米山地闊葉林中。分布於西藏、四川、貴州、廣西、廣東、湖南、台灣等省區。斯里蘭卡、印度、緬甸、越南、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等地也有。
植物的用途及功能:花、葉、莖皮產藍色染料。
藥用——【藥 名】:藍葉藤
【拼 音】:LANYETENG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蘿藦科植物藍葉藤的果。
【功 效】:疏肝和胃。
【主 治】:治七情內傷、肝氣鬱結、橫逆犯胃、胃失和降、氣機阻滯、胃脘脹滿、攻沖作痛、連及兩脅、食少納呆、噯氣吞酸、薄脈弦、心絞痛。
【性味歸經】:辛、苦,溫。肝、胃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一9克。
【別 名】:肖牛耳菜(通稱)、羊角豆(廣西)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於台灣、廣東、廣西、湖北、貴州、雲南、四川、西藏等省區。
【拉丁名】:藍葉藤Marsdenia tinctoria R. Br.
【考 證】:始載於《新華本草綱要》。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果:治心胃氣痛。
|
出自A+醫學百科 「藍葉藤」條目 http://cht.a-hospital.com/w/%E8%93%9D%E5%8F%B6%E8%97%A4 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關於「藍葉藤」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