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油木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苦油木 | 中藥圖典 |
苦油木 Kǔ Yóu Mù |
|
---|---|
別名 | 山欏、紅蘿木 |
功效作用 | 祛風止痛。主風濕關節腫痛;四肢麻木 |
英文名 | |
始載於 | |
毒性 | |
歸經 | |
藥性 | 溫 |
藥味 | 辛、苦 |
【拼音名】 Kǔ Yóu Mù
【別名】 山欏、紅蘿木。
【來源】 藥材基源:為楝科植物大葉山楝的根或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phanamixis grandifolia Bl.
採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根洗淨泥土,切片,晒乾;葉,鮮用或晒乾。
【原形態】 大葉山楝 喬木,高達30m。葉大,奇數羽狀複葉(稀偶數),互生;葉柄和總軸長20-90cm;小葉10-21片,對生,小葉柄粗壯,長約1cm;葉片厚革質,干時常有粗皺紋,長橢圓形,長17-26cm,寬5-7cm,先端漸尖而鈍,基部極偏斜,最下部的小葉較小,卵形,基部圓;側脈15-20對。花序短於葉或長於葉,多少被柔毛,雌花和兩性花排成穗狀花序,雄花和兩性花的穗狀花序再排列成廣展的圓錐花序;花球形,直徑6-7mm;萼片圓形,直徑約3mm,通常有緣毛或無毛;花瓣3,圓形,直徑6-7mm,無毛;雄蕊管近球形,基部與花瓣合生;花盤不存在;子房被毛,無花柱,柱頭尖,有3棱。蒴果球狀梨形,直徑2.5-2.8cm,無毛。花期6-8月,果實翌年2-3月成熟。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500-1000m的平原和丘陵地區的疏林或灌叢中,有時栽培於村邊。
資源分布:分布於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等地。
【性味】 苦;辛;溫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
【摘錄】 《中華本草》
|
出自A+醫學百科 「苦油木」條目 http://cht.a-hospital.com/w/%E8%8B%A6%E6%B2%B9%E6%9C%A8 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關於「苦油木」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