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檀葉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苦檀葉
Kǔ Tán Yè
別名  
功效作用 祛風殺蟲;活血消腫。主皮膚麻木;癬疥;膿腫
英文名 Leaf of Thickfruit Millettia
始載於 草木便方
毒性 有毒
歸經 肺經
藥性
藥味

苦檀葉

(《草木便方》)

【來源】為豆科植物厚果雞血藤的葉。

【功用主治】①《草木便方》:"洗一切皮風。"

②《貴州民間方藥集》:"煎湯洗治皮膚麻木。"

③《貴州民間藥物》:"治癬疥。煎水洗或搗爛敷。"

種中文名:苦檀葉

【藥 名】 苦檀葉

【拼 音】 KUTANYE

【來 源】 為雙子葉植物藥豆科植物厚果雞血藤的葉。

【功 效】 殺蟲

【主 治】 治皮膚病、癬、疥瘡

性味歸經】 辛、苦、平

肺經

【用法用量】 內服:6-9克;水煎服,外用:搗敷或研末。

【拉丁名】 Millettia pachycarpaBenth.

【考 證】 出自於《草木便方》。

關於「苦檀葉」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