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垢菜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苔垢菜
Tái Gòu Cài
別名 紫菜苔
功效作用 利水消腫。主水腫
英文名  
始載於  
毒性  
歸經  
藥性
藥味

【拼音名】 Tái Gòu Cài

【別名】 紫菜

【來源】 藥材基源:為膠須藻科植物苔垢菜藻體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hlothrix crustacea Thuret

採收和儲藏:春、夏季採收,洗淨,晒乾。

【原形態】 藻體絲狀,暗深綠色,高1-2mm,密集叢生,呈絲絨狀,粘滑。絲狀藻體中部直徑10-40μm,基部略膨大,鞘厚6-10μm,無色至微黃棕色。藻絲體變細如毛髮狀時,直徑為10-20μm。單列細胞,細胞長為2-3μm。基部間生異形細胞。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長在沿海中、高潮帶岩石或貝殼上。

資源分布:廣布種,我國東海、南海較多。

【性狀】 性狀鑒別 藻體藍綠色或棕黃色,成絲狀或鵝絨狀,長0.3-1cm,表面粘滑。

顯微鑒別 藻絲體由單列細胞組成,毛狀體內的營養細胞含綠色的內含物,細胞直徑8-15μm,長3-6μm,每條藻絲上常含有多個異形胞,形狀不一。繁殖胞常串生,呈長圓柱形,表面平滑。

【性味】 咸;寒

【功效與作用】 利水消腫。主水腫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

【摘錄】 《中華本草》

關於「苔垢菜」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