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蕊石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花蕊石 | 中藥圖典 |
花蕊石 Huā Ruǐ Shí |
|
---|---|
別名 | 花乳石、白雲石 |
功效作用 | 化瘀止血。用於咯血,吐血,外傷出血,跌扑傷痛。 |
英文名 | Ophicalcite, Ophicslcite |
始載於 | 《嘉佑本草》 |
毒性 | 無毒 |
歸經 | 肝經 |
藥性 | 平 |
藥味 | 酸、澀 |
本品為變質岩類岩石蛇紋大理岩。採挖後,除去雜石及泥沙。
【性狀】本品為粒狀和緻密塊狀的集合體。呈不規則的塊狀。具稜角,而不鋒利。白色或淺灰白色,其中夾有點狀或條狀的蛇紋石,呈淺綠色或淡黃色,習稱「彩暈」,對光觀察有閃星狀光澤,蛇紋石具蠟質樣光澤。體重,兩者硬度均較小。無臭,味淡。
【功能與主治】化瘀止血。用於咯血,吐血,衄血,外傷出血等多種出血,跌扑傷痛,也可用治外傷瘀腫疼痛。
【貯藏】置乾燥處。
【英文名】 OPHICALCITUM
【別名】花乳石、白雲石
【來源】本品為變質岩類岩石蛇紋大理岩。採挖後,除去雜石及泥沙。
【製法】
花蕊石: 洗淨,乾燥,砸成碎塊。
煅花蕊石: 取淨花蕊石,照明煅法(附錄Ⅱ D)煅至紅透。
【性狀】本品為粒狀和緻密塊狀的集合體。呈不規則的塊狀。具稜角,而不鋒利。白色或淺灰白色,其中夾有點狀或條狀的蛇紋石,呈淺綠色或淡黃色,習稱「彩暈」,對光觀察有閃星狀光澤。體重,質硬,不易破碎。無臭,味淡。
【性味歸經】酸、澀,平。歸肝經。
【功能主治】化瘀止血。用於咯血,吐血,外傷出血,跌扑傷痛。
【用法用量】 4.5~9g,多研末服。外用適量。
【貯藏】置乾燥處。
【摘錄】《中國藥典》
花蕊石,別稱花乳石、白雲石,產於河南省三門峽市的靈寶市一帶。該石為變質岩類含蛇紋石大理岩的石塊,主含碳酸鈣及含水矽酸鎂。呈不規則的塊狀,有稜角而不鋒利,表面白色或淡灰白色,夾雜有淡黃色或黃綠色的點狀或條紋彩暈,陽光下有閃爍的星狀光澤。體重質堅,斷面不整齊,以有黃綠色斑紋者為佳。可用於琢制器物,亦可入藥。
《本草圖經》:「花乳石,出陝州閿鄉縣。體至堅重,色如硫黃,形塊有極大者。人用琢器。」註:閿鄉縣史稱湖縣,1954年劃歸靈寶縣.1993年5月靈寶縣更名為靈寶市。
【現代研究】
1.化學成分:花蕊石主含鈣、鎂的碳酸鹽,並混有少量鐵鹽、鉛鹽及鋅、銅、鈷等元素以及少量的酸不溶物。
2.藥理作用:本品能增強血中鈣離子濃度,使血管緻密,有防止血漿滲出和促進血液凝血的作用,並能抗驚厥。
參看
|
關於「花蕊石」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