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

(重定向自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胸部的上界為頸部下界,下界為骨性胸廓下口,外界為三角肌前後緣,是人體第二大體腔局部。該局部分為胸腔和胸腔內容兩部;胸腔又分為胸壁和膈;胸壁借腋前、後線又分為前、側和後壁,其中後壁稱背部屬脊柱區內容;胸腔內容又分為中間的縱隔和兩側的肺及胸膜

目錄

胸部檢查視頻

  

簡介

1.胸部的境界,體表標誌及胸部標誌線的劃分。

2.胸壁的淺、深筋膜的特點,淺靜脈的配布及交通關係,皮神經的分布,固有胸壁的構成。

3.肺及胸膜反折線的體表投影,心臟大血管的體表投影及臨床意義。  

胸壁

1.女性乳房的位置、形態、結構特點、淋巴引流其及臨床意義。

2.胸前壁諸肌的名稱、位置、形態、起止、神經支配及功能,肋間隙的構成及層次關係,肋間肌的名稱、位置、結構特點、起止、神經支配及功能,胸內筋膜的配布,胸廓內動脈的行程及臨床意義。

3. 背部諸肌的名稱、位置、形態、起止、神經支配及作用。  

胸膜腔

1.觀察胸膜的形態,胸膜腔的構成及解剖特點,胸膜頂及各胸膜竇的位置及臨床意義。

2.肺根的組成及各管道的排列關係。氣管主支氣管肺葉支氣管的位置、形態、結構及功能。

3.肺的位置、形態、分葉以及與肺內支氣管的關係,肺段支氣管的名稱和走行支氣管肺段的形態,結構及臨床意義。  

縱隔

1.縱隔的境界、分布、內容及毗鄰關係。

2.上縱隔胸腺上腔靜脈及其屬支的關係,主動脈弓及三大分支的毗鄰關係,迷走神經、氣管、食管胸導管的排列關係,動脈韌帶與左喉返神經的關係。

3.下縱隔心包的組成,心包斜竇橫竇的位置與臨床意義。心包各大血管的形態,心臟的位置和外形,心的各腔及心壁的構造,心靜脈的名稱和走行,左、右冠狀動脈的行程、分支和分布,主動脈起始部位的解剖特點。心臟、食管、胸主動脈、胸導管的毗鄰關係及其臨床意義,奇靜脈半奇靜脈的行程以及與食管靜脈間的關係。

胸部的橫斷面解剖——第7頸椎棘突和兩側肩關節上緣的連線,為頸胸分界線。由於肋骨向前下方傾斜,所以胸骨上緣的位置,低於第7頸椎棘突。頸胸分界面是一個向前下方傾斜的面,而胸部橫斷面為水平切面,所以在胸部上位水平斷面的前半部有頸部的內容。 胸部橫斷面,以胸骨角為標準斷面,以10mm層厚向上、下斷層,胸部橫斷面男性一般有18層左右,女性15層左右。 1.第1橫斷面或稱頸根部的橫斷面,該斷面兩側的肩關節已剖開。斷面中央為第7頸椎椎體。該斷面可分四部分:椎體前部、椎體側部、椎體後部和肩胛區。 (1)椎體前部:該部以氣管為中心。在氣管兩側有甲狀腺側葉的剖面,呈三角形。甲狀腺側葉的外側有頸動脈鞘的斷面,包繞頸總動脈頸內靜脈和迷走神經。在氣管及甲 狀腺側葉前方有4塊肌肉: 1)胸骨甲狀肌:僅位於甲狀腺側葉的前方。 2)胸骨舌骨肌:位於胸骨甲狀肌前方,在該肌前方有皮下組織皮膚。 3)肩胛舌骨肌:該肌位於胸骨甲狀肌前方外側,亦覆在甲狀腺側葉的前外方。 4)胸鎖乳突肌:位於胸骨舌骨肌和肩胛舌骨肌前外方,肌腹斷面為長橢圓形,位於皮下。 氣管後方有食管,為一個扁的肌性管,緊貼於氣管膜部的後方。 (2)椎體側部:椎體前外方有頸長肌,該肌後外方有椎動脈。在頸長肌外側有一較大的肌肉斷面為前斜角肌,其後方有中、後斜角肌斷面。在前中斜角肌之間為斜角肌間隙,內有白色的臂叢神經斷面。 (3)椎體後部:有椎管、椎板、棘突和橫突。椎管內有脊髓及其被膜。在橫突與棘突之間有豎脊肌,橫突外側接第1肋骨。在堅脊肌後方,棘突末端兩側有橫行的菱形肌,其外側端有前後方向較寬的肌束肩胛提肌及其外側的前鋸肌。菱形肌後方為橫分的斜方肌。 (4)肩胛區:肩關節已剖開,關節腔已顯露,在肱骨頭前方有肱二頭肌長頭腱,外側有三角肌包統,內側有肩胛骨喙突關節盂肩胛岡。在肩胛岡前方有岡上肌,後方有岡下肌,內側有斜方肌。在喙突內側有一近三角形骨的斷面,為鎖骨,與其相連的肌肉為三角肌。 前鋸肌、岡上肌、鎖骨及喙突圍成一個三角形的區域,為腋窩頂。內有臂叢、腋血管的分支及脂肪組織。鎖骨斷面內側的血管斷面為頸外靜脈

胸部的冠狀斷面——胸部冠狀斷面,以腋中線平面為標準平面,以2cm層厚向前、向後斷層。 1.第1冠狀斷面該斷面分縱隔區和兩側胸腔及胸壁。 (1)縱隔區:為中縱隔的冠狀斷面,右心室已切開,在心臟周圍有心包及心包腔。右心室及左心室位於膈肌中心腱上面,與膈下的肝左葉相對。 (2)胸腔及胸壁:心臟右側為右肺,佔據右側胸腔。在該剖面上,可見右肺上葉中葉右肺水平裂已顯示。右肺上葉與左肺上葉在中線處相鄰,僅隔薄層的縱隔胸膜。左肺上葉的舌葉與心包相鄰。左肺下葉沒有顯露。兩例胸壁由第2~9肋骨斷面及肋間肌構成。第2肋軟骨胸骨柄下緣相對,在胸壁外前方有胸大肌

胸部的矢狀斷面——胸部矢狀斷面以正中矢狀面為標準平面,以層厚2cm,向左右兩側斷層。自左向右逐層描述每一個斷面內的結構。 1.第1矢狀斷面該斷面包括兩部分,一部分為胸腔及胸壁,另一部分為肩胛區。 (1)胸腔及胸壁:胸腔內有左肺上葉和下葉,左肺上葉位於前上方,呈梯形;左肺下葉位於後下方,呈三角形,位於膈肌之上,與脾及胃的賁門部相對應。上、下葉之間有斜裂分隔。 胸壁由第3~11肋骨及肋間肌構成。胸壁前方有胸大肌和胸小肌,胸壁後方有前鋸肌。 (2)肩胛區:肩胛骨位於該區中央,肩胛骨前方有肩胛下肌,肩胛骨後方有向後上突起的肩胛岡。岡上窩內有岡上肌,其淺面有斜方肌及鎖骨的斷面;同下窩內有岡下肌、小圓肌大圓肌等。岡下肌淺面有部分三角肌斷面。肩胛骨下緣與第3~9肋之間,有呈放射狀定行的前鋸肌剖面,其後方有肩胛下肌、肩胛骨及背闊肌。 腋窩位於肩胛下肌、胸大肌和胸小肌以及第3肋骨之間,以諸結構圍成尖向上的三角形腔隙,上部有腋動脈及其周圍的臂叢斷面,腋靜脈位於二者的下方,其餘部分有脂肪及淋巴結等。三角肌與胸大肌之間有一溝,為三角肌胸大肌間溝,內有頭靜脈及脂肪。  

表面解剖

胸骨角 sternal angle: 是胸部重要的骨性標誌。

1、該角兩側平接第二肋。

2、向後平第四胸椎下緣,該平面為:

3、上下縱隔的分界線。

4、主動脈各段的分界線。

5、氣管分叉和食管第二狹窄處。

6、胸導管由脊柱右前移向其左前處。  

胸部小結

胸椎、12對肋骨和肋軟骨與胸骨借軟骨韌帶關節連接成扁圓錐形的胸廓,構成了胸腔的骨性基礎。胸廓上附麗有胸部上肢肌(已述於上肢)和胸部固有肌(肋間外肌肋間內肌肋間最內肌胸橫肌,還有附於背面的背部上肢肌、背部肋骨肌(已述於上肢)和背部固有肌(豎脊肌),此外,胸廓還為腹部肌提供了起止點。膈肌封閉於胸廓下口,將胸、腹腔分隔。

胸部是生活中每一時刻都在運動著的體部。胸腔內容納著許多重要器官,兩側胸膜囊包著肺,中間的心包裹包著心臟。眾所周知,肺是機體和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場所,面肺擴張和回縮即容積的增加和縮小,是隨著胸廓容積的變化而變化的。在吸氣時,主要吸氣肌肋間外肌收縮,使肋骨上提,胸廓的橫徑和矢狀徑增大。另一主要吸氣肌膈肌收縮,使膈穹下降,胸腔的垂直徑加大,結果胸腔容積增大,胸膜和肺隨之擴張。因而凡能使肋骨上提的肌肉者可協助吸氣,如胸部上肢肌和後上鋸肌,都參與深吸氣活動。胸膜可減少肺運動中的摩擦。在呼氣時,肋間內肌收縮加之重力作用使肋骨下降,胸腔的橫徑和矢狀徑縮小,同時膈肌舒張,膈穹上升,胸腔的垂直徑縮小,肺容積隨胸腔容積而縮小。心臟是循環系統的機能中心器官,它的節律性收縮起著泵的作用,推動著人體的血液循環。在縱隔中還有一些運動度不大的器官,如氣管與支氣管、食管、胸腺等。此外,還有與心臟相連的大血管幹,淋巴結、淋巴干和胸導管,以及分布於體壁和臟器的神經。

一、胸部的血管

1.肺循環

2.體循環動脈干及其分支

3.體循環的靜脈干及其屬支

4.冠狀循環

左主動脈→ 左冠狀動脈左心房、左心室、室間隔的前2/3,部分右室前壁。

右主動脈→ 右冠狀動脈 → 右心房、右心室室間隔的後1/3,部分左室後壁

5.其它

胸廓內動、靜脈

最上肋間動、靜脈

二、胸部的淋巴結和淋巴管

1.乳房的淋巴迴流

乳房外側部→ 腋胸肌淋巴結

乳房上部 →腋淋巴結尖群

內側部 →胸骨旁淋巴結

內下部 →膈上淋巴結(與肝上面的淋巴結有聯繫)

2.胸壁的淋巴迴流

胸後壁淋巴管→ 肋間淋巴結→ 縱隔後淋巴管→ 胸導管

3.胸腔臟器的淋巴迴流

胸腺、心包、心、膈、肝上面的淋巴管→縱隔前淋巴結

食管、胸主動脈的淋巴管→縱隔後淋巴結→胸導管

肺淋巴管→肺淋巴結→支氣管肺淋巴結→氣管支氣管(上、下)淋巴結→氣管旁淋巴結

4.支氣管縱隔干

三、胸部的神經

1.軀體神經

膈神經(C3、4(5)前支)肌支:膈肌

感覺支:胸膜壁層、心包壁層、膈下面、肝膽帶等

胸神經前支(肋間神經肋下神經

肌 支:肋間肌及腹前外側壁肌

感覺支:胸腹壁皮膚T2胸骨角平面

胸、腹膜壁層T4乳頭平面

T6劍突平面

T8肋弓平面

T10臍平面

T12恥骨聯合與臍連線中點平面

2.內臟神經

交感干位於胸部脊柱的兩側,它們都有白交通支灰交通支與胸神經相連。節前纖維起始於脊髓胸段,經前根加入胸神經,再經白交通支與相應的交感節相連,大部分節前纖維與節細胞發生突觸連接,從節細胞發出的節後纖維部分經灰交通支回到胸神經,隨胸神經及其分支分布於胸腹壁的血管平滑肌、汗腺和豎毛肌。部分節後纖維可襻附於鄰近的血管壁,隨之分布於各器官。

一部分節前纖維並不立即與相應的神經節內的節細胞發生突觸連接,它們在交感干內上升或下降到另一些交感節,與節內的神經元形成突觸。最明顯的例子是從上位胸髓來的交感節前纖維,上升到頸部各節,與節內神經元形成突觸。此外,有的節前纖維僅穿過神經節,然後匯成獨立的神經,如從T5-9交感節穿行組成的內臟大神經和T10、11交感節穿行組成的內臟小神經。它們穿膈腳抵達腹腔神經叢,在該叢的腹腔神經節及其副節(如腸糸膜上節、腎節等)內,與節細胞形成突觸連接。頸交感節和上4胸節的節後纖維,支配胸部呼吸器官、心臟和食管。在分布於肺和心之前,分別形成肺叢心叢交感神經的作用是使心率加快,冠狀動脈舒張;使氣管、支氣管平滑肌舒張,血管收收縮,粘膜腺分泌減少;食管、胃、腸蠕動減緩。

胸部的副交感神經來自左、右迷走神經。左、右迷走神經干在頸部發出心支和喉返神經的心支參加心叢的構成;左、右迷走神經干在胸部經過肺根後方時,發出許多細支形成左、右肺叢,並在食管形成食管前、後叢,最後又組成前、後干隨食管一併穿過食管裂孔入腹腔。迷走神經的作用是使心率減慢,冠狀動脈收縮;氣管、支氣管平滑肌收縮,粘膜腺體分泌增加;食管、胃、腸蠕動增強。

胸腔內臟的感覺纖維大部分伴隨交感纖維走行,進入胸髓上段;小部分伴迷走神經直行,入於延髓。  

參看

關於「胸部」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