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咽喉外科/內耳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耳鼻咽喉外科學》 >> 耳鼻咽喉的解剖及生理 >> 耳的解剖及生理 >> 內耳
耳鼻咽喉外科學

耳鼻咽喉外科學目錄

內耳又稱迷路,位於顳骨岩部內,外有骨殼名骨迷路,內有膜迷路,膜迷路內含內淋巴液。膜迷路與骨迷路間含外淋巴液(圖1-36)。外淋巴液經耳蝸導水管與腦脊液相通,內淋巴液由耳蝸螺絲旋韌帶血管紋所分泌。

內耳腔和內外淋巴


圖1-36內耳腔和內外淋巴

(一)骨迷路(bony labyrinth)

由耳蝸、前庭半規管所組成(圖1-37)。

骨迷路(右)


圖1-37 骨迷路(右)

1.耳蝸(cochlea)形似蝸牛殼,為螺旋樣骨管,

Gl2alu7y.jpg 圈。蝸底面向內耳道,耳蝸神經穿過此處許多小孔進入耳蝸。耳蝸中央有呈圓錐形骨質蝸軸(modiolus),從蝸軸有肌螺旋板(osseous spiral lamina)伸入骨蝸管(osseous cochlear duct)內,由耳蝸底盤旋上升,直達蝸頂。從骨螺旋板外緣有二薄膜連接骨蝸管外壁,與螺旋板平行延伸的薄膜名基底膜(basilar membrane),又稱Reissner氏膜,因此,骨蝸管便被基底膜和前庭膜分隔成前庭階(scala vestibuli),鼓階(scala tympani)和蝸牛管三個管道。蝸管內儲內淋巴(endolymph),為一封閉的盲管。前庭階和鼓階內儲外淋巴(perilymph),並在蝸頂借蝸孔(helicotrema)相交通(圖1-38)。

耳蝸


圖1-38 耳蝸

2.前庭(vestibule):呈橢圓形,居骨迷路中部,前接耳蝸,後接三個半規管,前庭外側壁為鼓室內側壁的一部分,有前庭窗及蝸窗。內壁即內耳道底

3.骨半規管(osseous semicircular canals):為三個互相垂直的半環形的骨管,根據其所在的位置分外(水平)半規管、上半規管和後半規管(lateral 「horizontal」、superior 「vetrical」and pos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位於前庭的後上方。半規管的管腔直徑為1mm,每個半規管的一端膨大部分為壺腹,其直徑為2mm。由於上半規管和後半規管沒有壺腹的一端合併而成總腳連接前庭,所以三個半規管只有5個開孔通入前庭。頭直立時,外半規管平面約比地面後傾30°角,壺腹端在前;上半規管的平面與同側岩部的長軸垂直;後半規管的平面則與同側岩部的長軸相平行。

(二)膜迷路(membranous labyrinth)

形與骨迷路相同,直徑為骨半規管的1/4,借纖維束固定於骨迷路壁上,懸浮於外淋巴液中。骨耳蝸內有膜蝸管(membranous cochlear duct);骨前庭內有橢圓囊球囊;骨半規管內有膜半規管(membranous semicircular canals)(圖1-39)。

膜迷路


圖1-39 膜迷路

1.蝸管:為膜性螺旋管,蝸尖端為盲端,下端借連合管通進球囊,內含內淋巴液。其切面呈三角形,介於前庭階和鼓階之間。其上壁為前庭膜;其外側壁增厚與骨蝸管的骨膜接連,因有血管增多名血管紋;底壁為基底膜,基底膜上由支柱細胞、內、外毛細胞(inner and outer hair cells)和膠狀蓋膜(tetcorial membrane)構成螺旋器(spiral organ),亦稱柯蒂氏器(organ of corti),是耳蝸神經末稍感受器。基底膜的纖維組織呈輻射狀從螺旋板伸到骨蝸管外側壁,稱底膜纖維。纖維的排列好像鋼琴中的鋼弦。靠近圓窗的纖維最短,長約64~128um,在近蝸尖的纖維最長約325~480um,。全部的底膜纖維約有2400條(圖1-40)。

蝸管橫切面


圖1-40 蝸管橫切面

2.橢圓囊(utricle)和球囊(saccule):二囊均在骨前庭內,囊內各有一個囊斑,其構造相同,由支柱細胞和感覺毛細胞的神經上皮所組成,毛細胞的纖毛上一層含有石灰質的膠質體名耳石(otolith)。橢圓囊斑大部位於囊的底壁及小部位於囊的前壁。球囊斑居於囊的內側壁上。囊斑為重力和直線加速度運動平衡的外周感受器。

3.膜半規管(menbranous semicircular canals):二個膜半規管的壺腹內各有壺腹嵴(crista ampullaris),由支柱細胞和感覺細胞的神經上皮組成,毛細胞的纖毛較長,為一膠質膜復蓋,名壺腹嵴頂,亦稱終頂(cupula terminalis)。

(三)內耳血管和神經

內耳的血管大部由基底動脈的內聽動脈所供給,間有耳後動脈之莖乳支供給分布於半規管。

位聽神經(n.statoacusticus):在腦橋和延髓間離開後,偕同面神經進入內耳道,在內耳道內分為耳蝸和前庭二支。耳蝸支(n.cochlearis)穿入蝸軸內形成螺旋神經節(spiral ganglion),節內雙神經細胞的遠側突穿過螺旋板,終止於螺旋器.前庭支(n.vestibularis)在內耳道內形成前庭神經節(vestibular ganglion),節內雙極細胞的遠側突終止在半規管壺腹嵴、球囊斑和橢圓囊斑(圖1-41)。

位覺斑和壺腹嵴


位覺斑和壺腹嵴


圖1-41 位覺斑和壺腹嵴

參看

32 中耳 | 耳的生理功能 32
關於「耳鼻咽喉外科/內耳」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