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椋子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紅椋子
Hónɡ Liánɡ Zǐ
別名  
功效作用 祛風止痛舒筋活絡。主風濕痹痛;勞傷腰腿痛;肢體癱瘓
英文名  
始載於  
毒性  
歸經  
藥性
藥味

紅椋子

種中文名:紅椋子

種拉丁名:Swida hemsleyi (Schneid. et Wanger.) Sojak

科中文名:山茱萸

科拉丁名:Cornaceae

屬中文名:棶木屬

屬拉丁名:Swida

國內分布:產山西、陝西、甘肅、青海、河南、湖北、四川、貴州、雲南及西藏等省區。

海 拔:1350-3700

中國植物志:56:053

最低海拔:120

最高海拔:1600

生 境:山坡

藥用部位:樹皮(紅椋子皮)

藥用功能:能祛 風止痛,舒筋活絡

藥用主治:治風濕筋骨疼痛腰腿痛、肢體癱瘓

植物形態:灌木或小喬木,高2-3.5(-5)m。樹皮紅褐色或黑灰色;幼枝紅色,略有四棱,被貼生短柔毛;老枝紫紅色,有圓形黃褐色皮孔。冬芽頂生和腋生,狹圓錐形。葉對生;葉片細長,長0.7-1.8cm,淡紅色;葉往紙質,卵狀橢圓形,長4.5-9.3cm,寬1.8-4.8cm,先端漸尖或短漸尖,基部圓形,有時兩側對稱,邊緣微波狀,上面深綠色,有貼生短柔毛,下麵灰綠以,微粗糙,密被白色貼生短柔毛及乳頭狀突起,沿葉脈有灰白色及淺褐色短柔毛,中脈在上面凹下,下面凸起,側脈6-7對,弓形肉彎,在上面凹下,下面凸出,脈腋多少具有灰白色及淺褐色叢毛,細脈網狀,在上面稍凹下,下面略顯明。傘房狀聚傘花序頂生,微扁平,寬5-8cm,被淺褐色短柔毛;總花梗長3-4cm,被淡紅褐色貼生短柔毛;花小,白色,直徑6mm;雄蕊4,卵狀至長圓狀舌形,長2.5-4mm,寬1.1-1.6mm;雄蕊4,與花瓣互生,長4-6.5mm;伸出花外,花絲線殂,白色,無毛,花藥2室,卵狀長圓形,淺藍色至灰白色,丁字形著生,長1-1。5mm;花盤墊狀,無毛或略有小柔毛,邊緣波狀,厚約0.3-0.4mm,花柱圓柱形,長1.8-3mm,柱頭盤狀扁頭形,稍寬於藥柱,略有4淺裂,子房下位,花托倒卵形,長0.8-1.2mm,寬0.7-1mm,密被灰色及淺褐色貼生短柔毛;花梗細圓柱形,長1-5mm,有淺褐色柔毛。核果近於球形,直徑4mm,黑色,疏被貼生短柔毛;核骨質,扁球形,直徑2.3mm,高2mm,有一明顯的肋紋8條。花期6月,果期9月。

關於「紅椋子」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