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接骨草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紅接骨草 | 中藥圖典 |
紅接骨草 Hónɡ Jiē Gǔ Cǎo |
|
---|---|
別名 | 耳草長蒴苣苔、矮腳甘松、石上蓮 |
功效作用 | 散瘀消腫止痛。主跌打損傷;癰瘡癤腫 |
英文名 | |
始載於 | |
毒性 | |
歸經 | |
藥性 | 涼 |
藥味 | 苦、澀 |
《全國中草藥彙編》:紅接骨草
【來源】 苦苣苔科紅接骨草Didymocarpus hedyotideus Chun,以全草入藥。
【生境分布】 廣西。
【性味】 微苦、澀,涼。
勞傷咳嗽:全草0.3~1兩,水煎服。
跌打損傷,骨折:鮮全草搗爛用酒炒外敷,或用全草浸酒內服外搽。
【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
《中華本草》:紅接骨草
【拼音名】 Hónɡ Jiē Gǔ Cǎo
【別名】 矮腳甘松、石上蓮
【來源】 藥材基源:為苦苣苔科植物耳草長蒴苦苣苔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Didymocarpus hedyotideus Chun [Chirita hedyotids (Ghun) W. T. Wang]
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採收,洗淨,鮮用或晒乾。
【原形態】 耳草長蒴苦苣苔 多年生草本,具長根狀莖。葉均基生;無柄或具柄,柄扁,長達2cm,寬3-6mm;葉片干時革質,長圓狀披針形,長6.5-10cm,寬0.9-2.4cm。常鐮刀狀彎曲,兩端漸狹,邊緣全緣,兩面密被伏貼灰黃色絨毛,側脈3-4條。花序2-3條,每花序有多花;花序梗棖13-18cm;苞片對生,狹橢圓形,長約4mm,被柔毛;花萼鍾狀,長約1.5mm,外面被極短柔毛,5裂至中部,裂片三角形;花冠白色至淡紅色,內面被極短柔毛,5裂至中部,裂片三角形;花冠白色至淡紅色,內面有紫紅色斑紋,外面被短柔毛,花冠下部細管狀,長約7mm,冠檐上唇2裂,下唇3裂;雄蕊4,2枚發育,花絲基部具柔毛,退化雄蕊2;花盤杯狀;子房長約6mm,密被短柔毛,花柱長約3mm,被短柔毛,柱頭2裂。蒴果線形,長2-3cm,寬約2mm,密被短柔毛。種子小,橢圓形,平滑。花期9-10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約160m的石灰岩山陰處石上或陡崖上。
資源分布:分布於廣西。
【性味】 味微苦;微辛;性平
【功效與作用】 散瘀消腫止痛。主跌打損傷;癰瘡癤腫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30g;或浸酒服。外用:適量,搗敷;或浸酒擦。
【摘錄】 《中華本草》
|
關於「紅接骨草」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