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葉蘭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竹葉蘭 | 中藥圖典 |
竹葉蘭 Zhú Yè Lán |
|
---|---|
別名 | 黃竹參、竹葉參、花竹葉菜、水竹參、繞晝蘭、觀音草、土三七、糯米飯草 |
功效作用 | 清肺止咳;補肺益腎;調經止血。主肺熱咳嗽;氣虛喘咳;頭暈耳鳴;骨折;吐血 |
英文名 | Purpleback Murdannia, Herb of Purpleback Murdannia |
始載於 | 《貴州藥植目錄》 |
毒性 | |
歸經 | |
藥性 | 平 |
藥味 | 甘、苦 |
科屬 蘭科竹葉蘭屬
形態特徵 多年生常綠草本。高可達2m。莖直立。葉片禾葉狀,長條形。總狀或圓錐狀花序頂生,具2-12朵花;花大,紫紅色、粉紅色或近白色。花期8-10月。
喜暖濕,耐瘠薄,喜光,不耐蔭。產西藏墨脫,生於海拔800-1700m的林緣草叢中,常在河谷陽坡、林中空地、跡地形成單優居群。亞洲大部、大洋洲也產。
在我 國西雙版納,當地的傣族同胞把開著美麗花朵的竹葉蘭叫做「農尚嗨」,是一種盡人皆知的解毒良藥。據說,有一位姑娘因食物中毒(傣語「農」)而奄奄一息,醫生診斷後告訴她(傣語「尚」)用竹葉蘭煮水服就行了,姑娘服用了此藥,病就好了(傣語「嗨」),竹葉蘭的傣語名稱由此而來。
竹葉蘭的名稱很多,因其體形大,似蘆葦,在台灣被稱為「葦草蘭」;又因其花形多少有些像小鳥,尤其是遠遠看去,很像是一隻只在原野中嬉戲的鳥兒,又被稱作「鳥仔蘭」。其屬名的拉丁文名稱Arundina,則取了葦草蘭的意思,是從希臘語arundo(蘆葦)變化而來的。
竹葉蘭最先被發現於尼泊爾,1825年大衛.唐(David Don)根據從尼泊爾採集的植物標本,首先對竹葉蘭進行了描述。同年,卡爾.布盧姆(Carl Blume)創立了竹葉蘭屬(Arundina)。這個屬的植物大概有8種,分布很廣泛,從尼泊爾、斯里蘭卡、泰國、寮國、越南、柬埔寨到中國、日本、馬來西亞都能夠看到它的蹤跡。
竹葉蘭屬植物多為地生蘭,植株很大,有的株高可達1米。其葉片長12-30厘米,寬1.6-2.5 厘米。花序一般有15-30厘米長,花也很大,有時直徑可達10厘米,花型很像卡特蘭的花,顏色鮮艷,且有香味。但花期不長,一般3天左右。竹葉蘭是一種十分容易生長的蘭花,在夏威夷,它甚至已經成為當地的野生蘭花。
現在,經過育種師的努力,也有一些矮化品種問世,有的品種在開花時株高不過15厘米,很適合盆栽。
|
關於「竹葉蘭」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