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南實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石南實
Shí Nán Shí
別名 鬼目、南實、石南果
功效作用 祛風濕;消積聚。主風濕積聚
英文名 Fruit of Chinese Photinia
始載於 神農本草經
毒性  
歸經 脾經腎經
藥性
藥味

石南實 (《本經》)

異名鬼目(《本經》)。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石楠的果實。

【功用主治】《本經》:"破積聚,逐風痹。"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2~3錢。  

石南實.版本二

【出處】出自《本經》。

【拼音名】Shí Nán Shí

【英文名】Fruit of Chinese Photinia

【別名】鬼目、南實、石南果。

【來源】

藥材基源:為薔薇科植物石楠Photinia serrulata Lindl.的果實。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hotinia serrulata Lindl.

採收和儲藏:9-11月果實成熟時採收,晾乾。

【原形態】

石楠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4-6m,有時可達12m。小枝褐灰色,無毛。葉互生;葉柄粗壯,長2-4cm,老時無毛;葉片革質,長橢圓形、長倒卵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9-22cm,寬3-6.5cm,先端尾尖,基部圓形或寬楔形,邊緣有疏生具腺細鋸齒,近基部全緣,上面光亮,幼時中脈有絨毛,成熟後兩面皆無毛。

本種葉片形變異較大,幼苗期鋸齒有針刺。花兩性;復傘房花序頂生,總花梗和花梗無毛;花便長3-5mm;花密生,直徑6-8mm;萼筒杯狀,長約1mm;萼片5,闊三角形,長約1mm,先端急尖;花瓣5,白色,近圓形,直徑3-4mm;雄蕊20,外輪較花瓣長,內輪較花瓣短,花藥帶紫色;花柱2,有時為3,基部合生,柱頭頭狀,子房先端有柔毛。梨果球形,直徑5-6mm,紅色,鮮艷著目,後成褐紫色。種子1顆,卵形,長2mm,棕色,平滑。花期4-5月,果期10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1000-2500m的雜木林中。

資源分布:分布於陝西、甘肅、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性狀】性狀鑒別 果實小球形,直徑4-6mm,表面紅色或紫褐色,較光滑。頂端有凹陷的宿萼,果肉較薄。種子1枚,卵形,長約2mm,棕色。氣微,味澀。

性味】辛;苦;平

【歸經】脾;腎經

【功能主治】祛風濕;消積聚。主風濕積聚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9g;或浸酒。

【各家論述】《本經》:破積聚,逐風痹。

【摘錄】《中華本草》

關於「石南實」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