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鶴藤根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白鶴藤根
Bái Hè Ténɡ Gēn
別名 白膏藥根
功效作用 祛風濕;舒筋絡。主風濕痹痛;跌打損傷
英文名 Root of Common Argyreia
始載於 本草求原
毒性  
歸經 腎經
藥性
藥味

中藥大辭典》:白鶴藤根

【出處】 《本草求原》

【拼音名】 Bái Hè Ténɡ Gēn

【別名】 白膏藥根。

【性味】 澀甘,平。

【功效與作用】 寬筋壯骨,浸酒用。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白鶴藤根

【出處】 出自《本草求原》

【拼音名】 Bái Hè Ténɡ Gēn

【英文名】 Root of Common Argyreia

【別名】 白膏藥根

【來源】 藥材基源:為雙子葉植物藥旋花科植物白鶴藤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rgyreia acuta Lour.

採收和儲藏:全年或秋季採挖,洗淨,切片,晒乾。

【原形態】 白鶴藤,攀援灌木。小枝通常圓柱形,被銀白色絹毛,老枝黃褐色,無毛。單葉互生;葉柄長1.5-6cm,被銀色絹毛;葉片橢圓形或卵形,長5-11cm,寬3-8cm,先端銳尖或鈍,基部圓形或微心形,葉面無毛,背面密被銀色絹毛,全緣;側脈多至8對。聚傘花序腋生或頂生,總花梗及花梗均被銀色絹毛;苞片橢圓形或卵圓形,外面被銀色絹毛;花兩性;花萼5,分內外兩輪,萼片卵形,不等大;花冠漏斗狀,白色,冠檐5深裂,花萼與花冠外面均被銀白色絹毛;雄蕊5,著生千花冠筒基部6-7mm處;子房近球形,2室,無毛,花柱長約2cm,柱頭頭狀,2裂。果實球形,直徑8mm,紅色,為增大的萼片包圍,萼片凸起,內面紅色。種子4-2顆,卵狀三角形,褐色。花期6-9月。

【性味】 澀甘;平

歸經腎經

【功效與作用】 祛風濕;舒筋絡。主風濕痹痛;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內服適量,泡酒服。

【摘錄】 《中華本草》

關於「白鶴藤根」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