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鰻頭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海鰻頭
Hǎi Mán Tóu
別名  
功效作用 散風止痛;生肌斂瘡。主婦產後頭風頭暈中風頭痛外陰潰瘍久不收口
英文名  
始載於  
毒性  
歸經  
藥性  
藥味  

【拼音名】 Hǎi Mán Tóu

【來源】 藥材基源:為海鰻科動物海鰻的頭。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uraenesox cinereus(Forskal)

採收和儲藏:捕後,剁下頭,洗淨,鮮用。

【原形態】 海鰻,體長圓筒形,後部側扁。一般體長50cm以上,大者長100cm以上重達10-20kg以上。頭尖長。吻突出,尖端下突如小鉤狀。眼大,近圓形,眼間隔微隆起。鼻孔每側2個,前鼻孔短管狀;後鼻孔圓形,口大,上頜突出,略長於下頜,兩頜牙強大而銳利,均為3行,前端均有大型犬牙,上頜有8-16個;下頜為6-7個,下頜外行牙不向外傾斜。犁骨中間一行有10-15個大扁牙,牙基部前後各有1小尖牙。鰓孔寬大。肛部位於體中部偏前。體光滑無鱗。側線孔明顯。背鰭起點在胸鰭基部稍前上方。有胸鰭無腹鰭。背、臀在後方和尾鰭連接。體背側銀灰色。大型個體暗褐色。腹側乳白色。背、臀、尾鰭邊緣均黑色,胸鰭灰色。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常棲息於底質為江澤沙泥或岩礁的海區,一般水深50-80m。食性貪,常以蝦、蟹、魚類及頭足類為食。產卵期在4-7月;南海於6-7月,懷卵量100萬萬粒,卵球形,徑1.6-1.7mm。仔稚魚發育過程中能變態。有季節性回遊,如福建、浙江沿海的海鰻於春夏北上生殖;秋冬南下越冬。

資源分布:我國沿海均有分布。

【功效與作用】 散風止痛;生肌斂瘡。主婦產後頭風頭暈中風頭痛外陰潰瘍久不收口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2個。外用:適量,燒存性,研末敷。

【摘錄】 《中華本草》

關於「海鰻頭」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