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風藤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海風藤
Hǎi Fēnɡ Ténɡ
海風藤
別名 爬岩香、風藤、巴岩香、滿坑香、老藤、大風藤、岩胡椒
功效作用 祛風濕,通經絡,止痹痛。用於風寒濕痹肢節疼痛,筋脈拘攣屈伸不利
英文名 CAULIS PIPERIS KADSURAE
始載於 本草再新
毒性  
歸經 肝經
藥性
藥味

【英文名】 CAULIS PIPERIS KADSURAE

【別名】爬岩香、風藤

【來源】本品為胡椒科植物風藤 Piper kadsura (Choisy) Ohwi 的乾燥藤莖。夏、秋二季采割,除去根、葉,晒乾。

【植物形態】細葉青蔞藤常綠攀緣藤本,全株有特殊香氣。

莖灰色,略扁,有關節,表面具縱溝;枝通常兩分歧,關節處常生有不定根。

葉互生,有長柄,葉片狹卵形至卵形,長5~8.5厘米,寬2.8~4.5厘米,先端長銳尖或驟尖,基部圓形,全緣,質稍厚,上面暗綠色,下面淡綠色,常散生白色軟毛,葉脈5~7條。

穗狀花序生於枝梢,與葉對生,長2~8厘米,直徑2.5~3毫米,下垂;花單性雌雄異株;無花被,苞片盾狀;雄蕊3枚,罕為2枚,花藥2室;雌蕊1枚,子房上位,1室。漿果近球形,熟時紅色,直徑3~4毫米。花期5~6月。果期8~9月。

【分布】生於海岸或深山的樹林中。分布浙江、福建、廣東、台灣等地。

海風藤2

【製法】除去雜質,浸泡,潤透,切厚片,晒乾。置通風乾燥處。

【性狀】本品呈扁圓柱形,微彎曲,長15~60cm,直徑0.3~2cm。表面灰褐色或褐色,粗糙,有縱向棱狀紋理及明顯的節,節間長3~12cm,節部膨大,上生不定根。體輕,質脆,易折斷,斷面不整齊,皮部窄,木部寬廣,灰黃色,導管孔多數,射線灰白色,放射狀排列,皮部與木部交界處常有裂隙,中心有灰褐色髓。氣香,味微苦、辛。

性味歸經】辛、苦,微溫。歸肝經

【功效主治】祛風濕,通經絡,止痹痛。用於風寒濕痹肢節疼痛,筋脈拘攣,屈伸不利。

【用法用量】煎服, 6~12g。 外用,適量。

參看

關於「海風藤」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