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粒體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油粒體英語:elaioplast),又稱油質體造油體,是植物細胞中的一種質體體,又可細分為白色體的一種。主要功能為儲存和合成脂質[1] ,通常以油滴的形式貯存,等待需要時分解使用。[2]

目錄

結構與分布

各種質體體的關係圖

油粒體是一種特化的白色體,和脂質的代謝有關。形狀大致為圓形,脂質通常以「質體體小球」(plastoglobuli)的形式儲存,質體體小球中除了脂質外,還有少量的質體體醌類(plastoquinone)[3][4]。油粒體常在苔蘚植物和單子葉植物的細胞中被發現[5],它們常存在於植物的種子、果實等器官,有時還會出現在子葉花粉細胞中[6]

和其他質體體一樣,油粒體有自己的環狀基因,可自行透過分裂而增生[7]。除了油粒體之外,特化為儲存功能的白色體還有澱粉體(amyloplast)和蛋白質體(proteinoplast)。

脂質的合成

脂質可由蔗糖經代謝合成,機製為蔗糖先糖解為兩個帶磷酸根六碳糖,然後送入油粒體形成脂肪酸,再送入內質網;部分帶磷酸跟的六碳糖會進一步分解成兩個帶磷酸根的甘油,送入內質網後和三分子的脂肪酸結合,形成三酸甘油脂,再分離出油粒體儲存。不過這樣的說法仍有一些爭議[8]

分解與利用

油粒體中儲存的脂質在需要時可分解供植物使用。以種子細胞中的油粒體為例,儲存的三酸甘油脂先被脂酶(lipase)分解成甘油與三分子游離的脂肪酸,甘油可轉換成糖類或參與呼吸作用,脂肪酸則進入乙醛酸循環體(glyoxysome),經過一連串乙醛酸循環的代謝步驟,最後轉換成葡萄糖。有時三酸甘油脂只釋出兩個脂肪酸,形成甘油一脂,也會直接從油粒體移至乙醛酸循環體加以分解。

不同植物分解油粒體的機制仍有差異。對大豆花生等植物而言,脂酶存在於乙醛酸循環體,而非油粒體中,其油粒體中的三酸甘油脂分解及脂肪酸傳遞至乙醛酸循環體的機制目前仍不清楚。玉米、油菜和蓖麻等的種子脂酶存在油粒體中,不過前兩者在乾燥的情況下不存在脂酶,蓖麻的脂酶則在酸性環境下才能作用,可能和脂質大量分解無關,脂質的分解應是仰賴新合成的脂酶。[9]

參考文獻

  1. elaioplast. gardenweb . 
  2. mondofacto elaioplast. 2008-3-11 . 
  3. Encycopedia Plastoglobuli . 
  4. mondofacto Plastoglobuli . 
  5. 林明煊. 中華百科全書 白色體. 中華百科全書 (). 
  6. 植物細胞的形態與結構. 揚州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 (). 
  7. 具雙層膜的細胞器. 北京大學 . 
  8. 油脂累積. 台大農藝學系 種子研究室 . 
  9. 脂質利用. 台大農藝學系 種子研究室 . 

參見


參考來源

關於「油粒體」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