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朝陽草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水朝陽草
Shuǐ Zhāo Yánɡ Cǎo
別名 金沸草
功效作用 降氣化痰;祛風除濕。主咳嗽痰多;胞悶氣喘風濕痹痛;疔瘡腫毒
英文名  
始載於 滇南本草
毒性  
歸經  
藥性
藥味

【出處】 《滇南本草》始載有水朝陽草,曰:"似鼓錘草包葉而生花,正朝陽生。"《植物名實圖考》載:"水朝陽草生雲南海邊。獨莖柔綠,葉如金鳳花葉而肥短,細紋密齒。消端開花,黃瓣如千層菊,大如小杯。繁心孕實,密葉承跗,掩映蓼浦,欹側金盆澤畔,縟絢不亞江南菰蘆中矣。"並觀其附圖,當為本品。又《滇南本草》尚有"旋覆花"一條,但現國內"旋覆花"的主流品種旋覆花 Inula japonica Thunb.和歐亞旋覆花I

【拼音名】 Shuǐ Zhāo Yánɡ Cǎo

【別名】 金沸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水埋陽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Inula helianthus -aquatica C.Y. Wu ex Ling [I. Serrata BUR. ET Franch.; I.yunnanensis Frach.]

採收和儲藏:夏季採收,洗淨,晒乾或鮮用。

【原形態】 水朝陽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長,常有具鱗片狀葉和頂芽的細鋪枝,莖下部也常有不定根。莖直立,高30-80cm,上端分枝,綠色而染以紫斑。單葉互生;葉片卵圓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4-10cm,寬1.4-4cm,下部葉漸狹成柄狀,花期枯萎;葉部以上葉無柄,基部圓形或鍥形,半抱莖,上面無毛,下面有黃色腺點,脈上具短柔毛。頭狀花序生於莖端或權端,徑2.5-4.5cm;總苞半球形;總苞片多層,外層線形,內層線狀披針形;舌關花較總苞片2-3倍,舌片黃色,線形,長約1.5cm;管狀花花冠長約3mm,有披針形裂片,裂片有腺點;冠毛污白色。瘦果圓柱形,有10條深溝,無毛。花期6-10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低山濕潤坡地、林中溪岸、稻田或河流旁。

資源分布:分布於甘肅、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性狀】 性狀鑒別 全草長50-100,全株被毛。莖綠棕色帶紫褐斑。葉互生,完整葉片卵狀披針形或長橢圓形,長3.5-7cm,寬1.5-3cm,葉緣具不整齊疏鋸齒。氣微,味微苦。

【性味】 味辛;甘;性溫

【功效與作用】 降氣化痰;祛風除濕。主咳嗽痰多;胞悶氣喘;風濕痹痛;疔瘡腫毒

【用法用量】 風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搗敷。

【附方】 《滇南本草》調其「生水內,花朝陽」,故名水朝陽草。

【摘錄】 《中華本草》

關於「水朝陽草」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