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樹皮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柯樹皮
Kē Shù Pí
別名 木奴
功效作用 行氣利水。主腹水腫脹
英文名  
始載於 本草綱目拾遺
毒性 小毒
歸經  
藥性
藥味

【來源】為殼斗科植物柯樹樹皮的韌皮部

【考證】出自《本草綱目拾遺》。《海藥本草》:《臨海志》雲,(柯樹)是木奴樹。主乳(浮)氣,采皮以水煮,去滓復煉,候凝結,丸得為度。每朝空心飲下三丸,浮氣水腫並從小便出。

【植物形態】柯樹,又名:木奴樹(《臨海異物志》),石櫟、青錫,栲樹、稠樹。

常綠喬木。樹皮青灰色,光滑:嫩枝被黃褐色柔毛,後漸光滑。葉互生,革質,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7~12厘米,寬2.5~4厘米,先端短尾狀鈍尖,基部楔形,全緣,上面深綠色,光亮,下麵灰白色,密被鱗毛,中脈在上面陷下,在下面顯現,側脈8對,在上畫不明顯,近邊緣處消失;葉柄長1~1.5厘米。花雌雄同株;花序頂生,被極密綿毛雄花序為穗狀,長5~10厘米。花極密,花被6裂,外被毛,雄蕊10~12;雌花序長10~13厘米,花軸粗壯,花每3~5朵聚生,花柱3。殼斗近無柄,呈平底的淺盤狀,高5~6毫米,直徑達10毫米,被覆瓦狀鱗片,鱗片細小,尖三角形,灰白色,相連成環,在殼斗邊緣處更密。堅果外露,卵形。凸尖不顯著,底平,高1.5~2厘米,表面暗亦色,有光澤。花期8~10月。果期次年10月。

生長於山坡叢林間。分布浙江、江蘇、湖南、江西、福建、廣東、廣西等地。

性味】《本草拾遺》:"味辛,平,有小毒。"

【功用主治】《本草拾遺》:"主大腹水病,取白皮作煎,爭可丸,如梧桐子大,平旦(服)三丸,須臾又一丸。"

關於「柯樹皮」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