檸條子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檸條子
Nínɡ Tiáo Zi
別名  
功效作用 燥濕解毒,殺蟲止癢。主黃水瘡神經性皮炎牛皮癬
英文名 seed of Intermediate Peashrub.
始載於 中國沙漠地區藥用植物
毒性  
歸經 肺經
藥性
藥味

【藥名】檸條子

【漢語拼音】ning tiao zi

【英文名】seed of Intermediate Peashrub.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aragana intermedia Kuang et H.C.Fu

【歸經】肺經

【生態環境】生於沙丘、山坡及乾燥坡地。

【採收和儲藏】夏季果實成熟時採收,剝取種子,晒乾。

【資源分布】分布於內蒙古、陝西、甘肅、寧夏等地。  

功用

【功效】燥濕解毒,殺蟲止癢

【考證】出自《中國沙漠地區藥用植物》

【科屬分類】豆科

【主治】黃水瘡,神經性皮炎牛皮癬

【功效分類】驅蟲藥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熬油外塗;或研末撒。  

動植物形態

小葉錦雞兒 矮小灌木,高30-100cm。多分枝,樹皮灰黃色,幼枝被絲質柔毛。長枝上的托葉宿存硬化成針刺,長4-7mm;偶數羽狀複葉;葉軸長2.5-5cm,密被白色短柔毛;小葉3-8對,小葉片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3-8mm,寬2-7mm,先端圓或尖,具刺尖,基部楔形,兩面密被灰白色短柔毛。花單生;花梗長15-25mm,密被絹狀柔毛,常在中部以上具關節萼筒管狀鐘形,長約1cm,寬5-7mm,密被短柔毛,萼齒寬三角形,長約2mm;花冠蝶形,黃色,長2-2.5cm,寬約1.5cm,先端尖,基部具短爪,旗瓣寬卵形,長約2.5cm,翼瓣長橢圓形,長3.3-3.5cm,爪長為瓣片的1/2,耳短,長約2mm,龍骨瓣橢圓形,長2-3.3cm,爪稍短於瓣片,耳極短,圓形;雄蕊10,二體;子房無毛或下部疏被短絨毛。莢果扁,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3-4cm,寬4-6mm,花柱宿存暗褐色或黑褐色,無毛,厚革質。種子紅色。花期5月,果期6月。

【出處】《中華本草》

關於「檸條子」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