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癲癇藥
A+醫學百科 >> 抗癲癇藥 |
抗癲癇藥(antiepileptic drugs),對腦放電及其傳播有抑制作用而對全身的抑制或催眠作用又相當輕微的一類藥物。它們可使大部分患者的癲癇發作得到控制,使部分患者的發作頻率減少和嚴重程度減輕。其作用原理可能是改變細胞膜對離子的通透性或改變神經遞質,如增加腦中抑制性遞質γ-氨基丁酸的濃度,或改變5-羥色胺或甘氨酸的濃度所致。常用的抗癲癇藥有:苯巴比妥、苯妥英鈉、醯胺咪嗪、乙琥胺、丙戊酸鈉等。不同的藥物對癲癇各型發作的效果不同,應根據病人發作類型選用藥物。中國一般將癲癇發作分為大發作、小發作、精神運動性發作和局限性發作四型,以大發作最為常見。
對癲癇的主要治療方法是長期服用抗癲癇藥控制症状;若治療得當,可使50%患者的發作完全得到控制。
目錄 |
分類
常用的抗癲癇藥按化學結構分為乙內醯脲類、琥珀醯亞胺類(如乙琥胺)、巴比妥類。除上述幾類外,還有苯二氮類(如安定)及其他抗癲癇藥(如醯胺咪嗪、丙戊酸鈉)也有效地用於癲癇的治療。
合理應用
不同藥物對不同類型癲癇的療效差別很大,用藥不當,不但無效,有的反可加重發作,如苯妥英鈉對小發作的影響就是這樣。所以合理選藥是臨床治療的一個重要原則。一般主張,治療大發作首選苯妥英鈉,可使60~65%的病人的發作完全停止,還有約20%的病人可得到明顯改善。苯妥英鈉不能控制的病例,加用苯巴比妥或撲癇酮(去氧苯比妥)或改用抗癇靈往往又可獲效。小發作的首選藥是乙琥胺,其作用強,毒性小。精神運動性發作可選用苯妥英鈉或加用撲癇酮,也可用醯胺咪嗪。處理癲癇持續狀態(大發作連續出現,病人持續昏迷)則首選安定,靜脈注射。也可用苯巴比妥鈉肌肉注射,或苯妥英鈉加25~50%葡萄糖液,在6~10分鐘內緩慢靜脈注射。注射過快可引起小腦功能失調和心臟嚴重抑制。
用藥劑量應按病人需要而定,從小量開始,逐漸加大用量直到產生最大效應而又不產生嚴重不良反應為止。治療開始時,一般主張只用一種藥,只是在療效不佳時才考慮改藥或用其他藥物。必須注意的是改藥或停藥時,一定要逐步減少原用藥物的劑量,並逐步添加換用的藥,待換用藥生效後,再逐步停用原藥,不可突然全部停用或立即改換另一種藥物,否則將導致癲癇發作。用藥時間一般應堅持服藥至完全無發作長達3~4年以後,再用數月甚至1~2年後再逐漸停用藥物。
常用抗癲癇藥
主要有以下幾種:
苯妥英鈉(大侖丁;二苯乙內醯脲)
本品為白色無臭粉末,在空氣中易吸潮,並吸收二氧化碳而析出二苯乙醯脲。易溶於水,水溶液呈強鹼性(pH11.7),易因水解而發生渾濁。常用的劑型為糖衣片及粉針。
本藥主要用於抗癲癇,對大腦皮質運動區有高度的選擇性抑制作用,對大發作及局限性發作療效好,對精神運動性發作次之,對小發作無效。有人認為其抗癲癇作用與穩定細胞膜的作用有關,由此而阻止病灶部位的高頻放電向周圍正常腦組織擴散,從而制止癲癇發作。常用量無催眠作用,不影響病人日常生活。主要用於防治癲癇大發作及精神運動性發作。作用緩慢需連服數天才出現療效,因此本藥在腦組織中達到有效濃度較慢,而苯巴比妥則較快(口服1~2小時生效),所以控制症状仍以苯巴比妥為主,預防發作及維持治療則由本品發揮作用,靜脈注射可控制癲癇持續狀態。苯妥英鈉對治療三叉神經痛及坐骨神經痛也有一定療效。其作用與穩定神經細胞膜有關。另外,還有抗心律失常作用:可用於治療室上性心動過速、室性早搏及室性心動過速,尤適用於強心苷中毒時室性心動過速和室上性心動過速。本品口服易吸收,但慢而不完全,一次劑量平均4~6小時達血漿最高濃度。肌注有刺激性且吸收不規則。在血中約90%與血漿蛋白結合。抗癲癇的有效血濃度為 10~20μg/ml。可分布至全身,且易透過血腦屏障。主要由肝代謝,經腎排出,排泄慢,尿液中極少有原形。
治療癲癇、三叉神經痛或心律失常時,用量各不相同。
不良反應為:①長期服用後,常見眩暈、頭痛、噁心、嘔吐、厭食、皮疹等反應。有時有牙齦增生(兒童及青年較多見,若並用鈣鹽及維生素 C,反應可減輕),偶見步調不協調、白細胞減少、神經性震顫,嚴重者有視力障礙及精神錯亂、紫癜等。②久服後不可驟停,否則可引起發作加劇。③靜注過快,可導致房室傳導阻滯、心動過緩和呼吸抑制等。④小兒長期服用,因酶促作用,可使維生素 D排泄加速而導致骨質軟化,應伴用適量維生素 D以預防。若出現淋巴結腫大應停藥。⑤常見全血減少性貧血和巨幼紅細胞性貧血,後者是本品的抗葉酸作用所致,對此,可加用葉酸和維生素B12。長期使用者,應定期查血。⑥本品可致畸胎,故孕婦禁用。
其他抗癲癇藥
參看
關於「抗癲癇藥」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