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生物化學/抗癲癇藥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臨床生物化學》 >> 治療藥物監測 >> 需測定藥物濃度進行監測的主要藥物 >> 抗癲癇藥
臨床生物化學

臨床生物化學目錄

抗癲癇藥是一類可通過不同作用機制,控制癲癇發作的藥物。現在臨床應用的主要有苯妥英苯巴比妥醯胺咪嗪乙琥胺、氯硝基安定丙戊酸鈉等,大多需進行TDM。下面以本類藥中最常使用,也是最迫切需要進行TDM的苯妥英為例,介紹有關TDM的知識。

(一)藥效學血藥濃度參考範圍

苯妥英可通過對大腦神經元胞膜的穩定作用,及增強中樞抑制性遞質γ-氨基丁酸作用,阻止大腦異常放電的擴散,用作治療癲癇大發作的首選藥物。對局限性或精神運動性癲癇亦有效,還用於治療室性心律失常,特別是強心甙中毒所致,也用於多種外周神經痛的治療。治療癲癇時,需長達數年用藥,臨床只能根據癲癇是否發作判斷療效。現已確定,苯妥英鈉的治療作用及不良反應中常見的小腦-迷路症状、精神異常、多種抽搐毒性反應,以及牙齦增生等,都與血藥濃度相關。

苯妥英治療血清濃度參考範圍為10-20μg/ml,最小中毒濃度約25μg/ml。

(二)藥動學

苯妥英以其鈉鹽供臨床使用。口服後,苯妥英以被動擴散方式經小腸吸收,吸收緩慢,平均約8h(6-12h)達峰濃度。其生物利用度受製劑質量影響大,但一般均可達90%左右。血液中的苯妥英約90%與白蛋白結合。苯妥英可迅速分布至全身,屬一室分布模型,其表觀分布容積為0.5-0.7L/kg體重。

苯妥英在體內的消除僅2%以原型從腎排泄,絕大部分經肝細胞生物轉化為無活性的代謝物後再排出。苯妥英為肝藥酶誘導劑,長期使用可因此加速自身的代謝轉化。在治療濃度範圍內,苯妥英存在消除動力學方式的轉換,當血藥濃度在10μg/ml以下時,一般按一級動力學方式消除;但超過此濃度時,大多數個體轉換為零級消除動力學,故其消除半壽期不恆定,隨血藥濃度而變。成人大多波動在15-30h,兒童為12-22h。文獻報告我國癲癇患者Vm均值約為400mg/d,Km均值約5.6mg/L左右。

(三)其他影響血藥濃度因素

苯妥英與血漿白蛋白結合率高。老年人、妊娠晚期、肝硬化尿毒症等時,血漿白蛋白減少,同時服用可與苯妥英競爭白蛋白結合位點的藥物丙戊酸鈉、保泰松水楊酸類、磺胺類等以及較高濃度的尿素膽紅素等內源性物質,均可使苯妥蛋白結合率下降,游離藥物濃度升高而總濃度無變化。若對測定苯妥英總濃度的結果進行分析解釋時,必須考慮上述影響。此外,服用苯妥英期間若同時使用了苯巴比妥、醯胺咪嗪、利福平等肝藥酶誘導劑,異煙肼氯黴素等肝藥酶抑制劑,可使苯妥血藥濃度降低或升高。肝功能損害者,因對苯妥英生物轉化受損,亦可致血藥濃度升高,半壽期延長。

(四)檢測技術

苯妥英TDM通常以血清為標本。由於唾液中苯妥英濃度依據唾液與血漿pH差值對苯妥英解離的影響進行校正後,與血清游離血藥濃度接近,也可考慮採用。由於苯妥英在治療血藥濃度範圍內存在消除動力學方式轉換,除用藥速度(劑量/日)恰等於按第二節中(28)式計算的結果外,無穩態可言。但一般取血仍參照一級消除動力學原則,用藥或改變劑量後10天以上服藥前取樣。

測定苯妥英可用光譜法、HPLC及免疫化學法,分別介紹於後。

分光光度法有多種方法報告,其中較成熟的是衍生化後紫外檢測法。其原理是將標本調節至pH6.8後,以二氯甲烷提取及沉澱蛋白,再轉溶於NaOH溶液,加KmnO4再加熱,使苯妥英氧化為吸光值大的二苯酮衍生物,再以環已烷提取,247nm紫外光比色定量。本法靈敏度、線性範圍、重複性均可滿足TDM要求,但雖然反覆多次提取,仍無法完全排除代謝物干擾。

⒉HPLC法用HPLC檢測苯妥英,除具有靈敏度、特異性、重複性均佳的優點外,由於抗癲癇藥常合併用藥,本法則可對多種抗癲癇藥同時檢測,是其特有的長處。文獻報告方法很多,國內也有實驗室建立了可同時檢測苯妥英、苯巴比妥、醯胺咪嗪、乙琥胺和去氧苯比妥5種抗癲癇藥的HPLC-UV內標法。該法以5-乙基-5甲基-苯巴比妥酸為內標物,ODS柱為固定相,流動相由乙腈:甲醇:水(9:37:54)組成,254nm紫外光檢測。當流速在2ml/min時,可在8min內完成對上述5種抗癲癇藥及內標物的色譜分離、檢測。5種藥物的線性範圍均可覆蓋治療及中毒血清濃度水平,靈敏度都在2μg/ml以下,變異係數在5%左右,可滿足TDM的要求。

⒊免疫化學法供檢測苯妥英及其他常用抗癲癇藥的放射免疫、酶免疫、熒光免疫檢測試劑盒均有市售,以後兩種特別是酶免疫為多。無論何種免疫法均與HPLC法有極好的相關性,結果可比性也高。此外,前面已介紹,應用酶輔基標記免疫分析技術,已製成供苯妥英檢測用試條。試條雖然使用方便,但定量較粗糙,必要時仍應考慮較精確的方法。

由於苯妥英在治療濃度範圍內存在消除動力學方式轉換,在制定或調整用藥方案時,應按非線性動力學的有關參數(Vm、Km)及公式處理(參見本章第二節)。此外,對苯妥英等非線性動力學消除的藥物,還可用以下兩種方法處理。

⑴給病人分別試用兩種不同給藥速度R1和R2(劑量/日):各自在連續用藥2周以後的某次用藥前,或用藥後相同間隔時間取血,測得的血藥濃度C1和C2可視做各自給藥速度所達到的穩態濃度,用下列公式求得較準確的Vm、Km,再用第二節中的式(28)計算出欲達所需穩態濃度應該使用的給藥速度。

Gopmwvyv.jpg


⑵先試用一給藥速度R1,2周後某次用藥前取血,測得濃度C1,利用群體Km均值及上面介紹的公式求得Vm,再按式(28)計算出欲達所需穩態濃度的較合理用藥速度R2。達穩態後再進行監測,如果仍不滿意,則根據已獲得的R1、R2及相應的C1、C2,按前面⑴中介紹的方法處理。

需要強調的是,無論用何種可靠的方法測定苯妥英濃度,也不論用什麼方法調整劑量已達到理想的穩態濃度,由於影響苯妥英血藥濃度因素多,又需長達數年連續用藥,因此應該堅持定期監測血藥濃度,及時發現變化,作出調整。

參看

32 強心甙類 | 治療情感性精神障礙藥 32
關於「臨床生物化學/抗癲癇藥」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